从语言特点角度鉴赏古诗词

从语言特点角度鉴赏古诗词

ID:10253420

大小:7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6-13

从语言特点角度鉴赏古诗词_第1页
从语言特点角度鉴赏古诗词_第2页
从语言特点角度鉴赏古诗词_第3页
从语言特点角度鉴赏古诗词_第4页
从语言特点角度鉴赏古诗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语言特点角度鉴赏古诗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语言特点角度鉴赏(一)平淡质朴平淡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质朴无华。平淡质朴不同于平庸和淡而无味,而是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即“平淡有思致”。平淡质朴的作品语言力求朴素,不做作,不雕饰,不尚辞藻,也要力求精炼。正如王安石说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内容精辟,深入浅出,好像平易,写时要反复推敲,是艰辛的,写定后容易看,容易懂。如贾岛《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从表面看,

2、此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谋篇构思是煞费苦心的。“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三番问答,以简驭繁;逐层深入,有起有伏。再如陶渊明《饮酒》第五首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句都很平淡,但平淡之中却蕴含着深意。梅尧臣欲写平淡诗,方觉平淡不易,他在《赠杜挺之》中写道:“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阅读下面一首

3、唐诗,回答问题。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这是诗人寄给妻子的一首诗,“巴山夜雨涨秋池"和“却话巴山夜雨时"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这首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突出特点?此题为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古诗鉴赏题。主要考查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题是对诗句的理解。首句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与次句的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没有说愁诉苦,却从眼前之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憧憬未来欢乐的情

4、景,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再来告诉她此夜“巴山夜雨时"的情景。诗人跨越眼前去写未来,自然是以未来之乐反衬今夜之苦。第2题是分析艺术特点。首先是采用问答形式,把身在此地之景与彼地之思此地结合,有实有虚,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构成完美的意境。其次,四句诗语言明白如话,朴素无华,但又是含蓄隽永,余味无穷。答案:1.“巴山夜雨涨秋池”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却话巴山夜雨时”想象与妻子聚首的情景,表现聚首的欢乐,借以反衬今夜的孤寂。2.问答的形式,虚实相生,情景结合;语浅情深,含蓄

5、深婉。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与诗题中“过”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过秦论B.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C.沉舟侧畔千帆过D.会贤大夫少府赵禹来过卫将军(2)以首、尾两联为例,分析本诗的语言特点?拓展阅读:赠范晔南朝·陆凯10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E注释]驿使:传递公文、书信的人。聊:姑且。一枝春:指梅花。[提示]这是一首寄赠诗。据《荆州记》载,

6、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一枝梅花到长安给范晔,同时兼赠此诗。前两句叙事,点明时值春日,百花烂漫,江南的人们纷纷折花赠友,诗人也想起了远行陇头的友人。适逢驿使路过,诗人便折花寄赠。“逢”似不经意之字,实则含意深远。后两句是诗人的表白,也是诗人对远方朋友的絮语。寥寥数字,似为自谦,实有深意。诗人是在用梅花喻指友人高洁的品质;意谓只有梅花才配得上你,浅语之中隐有深意。田家效陶唐·曹邺黑黍舂米酿酒饮,青禾了驱牛载。大姑小叔常在眼,却笑长安在天外。[注释]青禾:指绿色的禾苗。刈(yi):割。大姑:指丈夫的

7、姐妹。小叔:指丈夫的弟弟。[提示]本诗题目标明是仿效陶渊明的。诗以出嫁女子的口气,以通俗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淳朴,嘲笑功名富贵的虚妄。此诗当是诗人晚年隐居时所作。(二)含蓄隽永含蓄有时称蕴藉,就是不把意思明白说出,而是曲折地倾诉;隽永即意味深长,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古人云:“语忌直,意忌浅”,“景愈藏,境界愈大;景愈显,境界愈小”。可见写诗作词时含蓄隽永的重要。如唐代诗人朱庆馀的《宫词》:“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

8、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一般宫怨诗,只让一位女主角在极端孤独之中出场,而在本诗中,我们却看见两位女主角同时出场,相依相并,立在轩前。而就在这样一幅动人的双美图中,诗人以别出心裁的构思,巧妙而曲折地托出了怨情,点出了题旨。首句既是以景衬情,又是景中见情。以春花盛开之景反衬院门紧闭,可谓“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正值“花时",而次句中的美人都被关闭在深宫中,凄凉处境、愁苦心情,不说自明。双美并立,自然要互吐衷曲,可是接下来,诗人并没有让这两位女主角开口。“含情欲说宫中事",只是一个含情不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