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唐山地震与汶川地震

比较唐山地震与汶川地震

ID:10255254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3

比较唐山地震与汶川地震_第1页
比较唐山地震与汶川地震_第2页
比较唐山地震与汶川地震_第3页
比较唐山地震与汶川地震_第4页
比较唐山地震与汶川地震_第5页
资源描述:

《比较唐山地震与汶川地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习内容: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它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50万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本文将从承灾体、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来论述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发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震

2、和汶川地震发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习报告提要:两次地震的基本比较:名称:唐山地震时间:1976年7月28日3点42分53.8秒地理位置:地震震中在唐山开平区越河乡震中经纬度:北纬39.6度,东经118.2度震源深度:12公里震级:里氏7.8级震中烈度:11度伤亡人数:24.2万多人死亡,16.4万多人重伤(1978年11月17日至22日)地缘机制断层错动:唐山地震是拉张性的,是上盘往下掉名称:5.12汶川地震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地理位置:震中心为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其次为北川,都江堰市西21km,崇州市西北48km,大邑县西北48km,成都

3、市西北75km震中经纬度:北纬30.986度,东经103.364度震源深度:14km震级:里氏震级8.0级,矩震级7.9级震中烈度:最大11度伤亡人数: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地缘机制断层错动:上盘往上升,要比唐山地震影响大。承灾体分析:地理环境:唐山地震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发生在城市集中、工业发达的京、津、唐地区;汶川地震主要发生在山区,汶川地震引发的破坏性比较大的崩塌、滚石加上滑坡等,另外,因为四川水比较多,所以堰塞湖跟唐山地震相比也是不一样的。汶川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次生灾害比唐山地震大得多。因为唐山地震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汶川地

4、震主要发生在山区,次生灾害、地质灾害的种类都不太一样,,比唐山地震的次生地质灾害要严重得多。汶川地震的震级比唐山地震的震级稍微高一点,能量差三倍,地震波及能量越大,地震传得更远,在更远的距离内造成破坏。另外,汶川地震的位置也非常特殊。唐山地震发生在中国东部,因为东部地区延迟线比较薄,东部地震波衰减厉害,而四川的延迟线厚,所以地震波衰减慢。地震烈度:汶川地震的震中烈度高达11度,汶川地震的的10度区面积则为约3144平方千米,呈北东向狭长展布,东北端达四川省青川县,西南端达汶川。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县城两个中心呈长条状分布,面积约2419平方千米。在龙门山前

5、盆地边缘的过渡带,汶川地震的烈度向东衰减很快,西侧则衰减相对较缓。同时,汶川地震烈度分布的南北也不对称:8度区和7度区范围向四周扩大,呈现为北东向的不规则椭圆形,且相同烈度的区域在北部比南部大,进入甘肃省和陕西省境内,显示出断层破裂向北东方向传播,最大余震发生在断层北部。唐山地震7.8级地震极震区的烈度为11度,位于唐山市区,包括京山铁路两侧。东至女织寨、越河公社,西至郑各庄,南至尚庄,北至新华路以北、小王庄一带,呈椭圆形,长轴方向大致沿北东向延伸。发震构造裂缝带通过高烈度区,总体走向约为北东30度。呈雁行排列,总长8公里以上。各段雁行裂缝均呈右旋扭错,断距从几十

6、厘米到一米多,所有右旋扭动现象十分醒目。在一些地方尚可看到0.5—0.8米的垂向落差,一般为东盘下降。沿着发震构造带附近有明显的扭动和颠动现象。致灾因子:汶川地震就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发生的碰撞挤压而形成的构造地震。在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这一带,北面是欧亚板块,南边是印度板块。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四川龙门山逆冲构造带上,该构造带是青藏高原内部推覆体向东南方向推挤,并伴随顺时针剪切作用的共同结果。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的隆起。青藏高原在隆起的同时,也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虽然龙门山从

7、主体看上去构造活动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唐山市位于燕山隆起区的南坡,与南部的断陷盆地相邻,两区之间正是一条活动性断裂。唐山市又恰好处在东西向阴山、燕山纬向地震带和北东向华北平原扭动地震带的交汇部位。这些构造带附近常有从地幔侵入的超基性火成岩系,复杂的变质岩系和规模巨大的褶皱断裂系统。其断裂带有“深”、“大”、“活”三个特点。“深”就是断开了地壳,“大”就是延伸很长,断裂本身的影响带很宽,断层两盘的落差很大甚至错距达几公里;“活”就是近期还在活动,并且对它所影响的地区在活动强度、活动性质、活动方向上起着控

8、制作用。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