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景物形象教案

古诗词鉴赏景物形象教案

ID:10261186

大小:5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6-14

古诗词鉴赏景物形象教案_第1页
古诗词鉴赏景物形象教案_第2页
古诗词鉴赏景物形象教案_第3页
古诗词鉴赏景物形象教案_第4页
古诗词鉴赏景物形象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鉴赏景物形象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一切景语皆情语一、教学目标1、积累古诗词相关意象的内涵2、掌握景物形象分析题答题技巧二、学习重点掌握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方法【课前预习】知识储备:《导学P226---267常见诗歌意象》三、教学过程㈠理解概念1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2景物类型: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2、、色彩描写。㈡考点分析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1、概括景象(意境)特点;2、描摹诗歌图景;3、剖析作者思想。读诗文——找意象——析词语——悟情感——赏技巧㈢、试题类型1、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等概括意境描绘图景。(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2)把握画面,描摹图景。2、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剖析作者情感思想。㈣、理解探究1、诗中赏画:概括意境,描摹图景。(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①意象与意境: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的融合与表现

3、;是一首诗的构成单位,是诗歌构思核心。例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题型一:意象类提问方式: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②明确意象的作用:A营造氛围。如《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B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C塑造背景或环境。这一作用与“营造氛围”有相似之处,但亦有不同,那就是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青

4、海长云暗雪山”即是。D塑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描绘自然景物中景物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目的是让读者“临其境”或“入其境”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E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F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

5、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G以景衬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如以闹景衬静境——“竹喧归浣女”,以动景衬静境——“莲动下渔舟”,以暖景衬冷境——“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衬暗境——“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满景衬空境——“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等等。③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问】: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

6、”两个方面回答。【答案】:(1)晚:归艘钟声望:江、青山、远帆、老鹤题型二: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3.答题步骤:步骤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步骤二: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在描摹出图景后,

7、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步骤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离愁别绪、羁旅情愁、思乡怀远、闲适恬淡、乐山好水、感时伤世、吊古伤今、忧国忧民、言志抒怀、叹惋讽谏等。【答题范式】描图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

8、套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