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心电图诊断学习

经典心电图诊断学习

ID:10265986

大小:2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4

经典心电图诊断学习_第1页
经典心电图诊断学习_第2页
经典心电图诊断学习_第3页
经典心电图诊断学习_第4页
经典心电图诊断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典心电图诊断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房室传导阻滞    只要见PR期间>200ms即可明确有房室传导阻滞。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任一导联每个PR间期>200ms且PR间期恒定即可诊断。    2、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漏一个QRS波,最好拉长导联才看得清楚。    一度和二度I型没什么临床意义,或许当用抗心律失常药/洋地黄后新出现,可认为是致心律失常作用/洋地黄中毒吧,或者看有无电解质紊乱吧。但诊断出来比较爽。    (二)电轴左右偏    只需记“口对口,向左走”,“尖对尖,向右偏”即可。

2、除了有助于诊断其他心电图,本身没什么临床意义。    (三)室内传导阻滞    束支,就是希氏束进入心室后分成右束支(细长)和左束支(粗短)支配右、左室,左束支又再分成左前分支、左后分支、间隔支。临床右束支阻滞很常见,不时见左束支、偶见左前分支阻滞,余束支阻滞少见。    左右束支阻滞特别是左束支阻滞虽说常见于器质性病,但本身没太大临床意义。对于健康的年轻人(时常可见)在体检查心电图查发现右束支阻滞应该视为没问题(?)。    我觉得最大的意义就是常常掩饰心梗的心电图表现,特别是左束支阻滞。    1、右

3、束支传导阻滞    抬头不见低头见,虽说临床意义不大,懂得还是好的。    基本上一看到V1或V2出现rsR或“M”型即可诊断,支持点还有I、II、V4-V6的S波宽大和/或有切迹。V1V2还常继发ST-T改变(这时就不要认为是冠脉供血不足了)    教科书的图最典型最常见。认准了V1V2,以后你就懂诊断。(下图)    QRS波>0.12S则为完全性,否则为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一样。    2、左束支传导阻滞    V1、V2呈rS,且S明显宽大,r极小甚至呈QS型(异常Q波),V5、V6R波宽钝,即考

4、虑诊断左束支阻滞。    其本身临床意义不大。但主要是时常跟前间壁心梗图形难以鉴别,作为临床医生,若无把握,一定要根据临床症状,必要时查心肌坏死标志物鉴别。当左束支阻滞合并心梗时,更难,基本需要靠其他手段看有无心梗了。    3、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非专科医生诊断很有难度。不过也不是无线索可寻:只有发现电轴明显左偏(超过-45。)即应看看II、III、aVF(下壁)有无呈rS(正常多是Rs,外表明显不同),若有,心理暗自猜测它是,于是看有无III导的S波>II导的S波,aVL的R波>I的R波。若是,即

5、可诊断。    关键是,除了能显示你心电图有水平,目前我还不知道该有什么意义。    (四)心脏顺、逆钟向转位  实际上床意义小,但ECG中级水平须懂。上上的意思是,正常的ECG(上图二)V3/V4的R波和S波振幅是大致相等的,若这种图形出现在V1或V2特别是V1,即诊断逆钟向转位;若出现在V5或V6特别是V6好诊断顺钟向转位。    心电图学上顺钟向转位可支持右室大,逆钟向转位可支持左室大。(具体原理略)    (五)窦性、房性、交界性心律的区别    再次强调,诊断窦性心律要求:有P波,并在II、F直

6、立,在R倒置,否则不能诊断窦律。另有资料说还应PR间期>0.12S,但预激综合征是<0.12S的,而权威著作仍诊断窦性心律。Why?!II、III、aVF导正常为直立P波,若其中之一出现倒置(或说逆行)P波(P‘波),提示为房性或交界性心律。二者鉴别为:一般情况下,P’-R期间>0.12S为房性,<0.12S为交界性。    据我所了解,以下情形不能诊断“窦性心律”:房颤、房扑,持续不断的室上速(房速、交界速)、室速。另外,安装起搏器后,心室起搏心律若符合要求是要诊断“窦性心律”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