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担架电梯

高层住宅担架电梯

ID:10271365

大小:23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6-14

高层住宅担架电梯_第1页
高层住宅担架电梯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层住宅担架电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SUZUKI®优质的服务,一流的国际知名品牌轿厢带尾厢的方形轿厢和长方形轿厢的对比2012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其中6.4.2规定“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国内大部分电梯厂家为了做成能放下担架的电梯,把轿厢做窄、做深,像医用电梯,但远远达不到医用电梯的使用要求,因为住宅电梯的额定载重量一般为800~1000kg。而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额定载重量为800kg住宅电梯轿厢有效面积为1.73~2.1m2,额定载重量为1

2、000kg住宅电梯轿厢有效面积为2.15~2.52m2,这样常规住宅电梯只能做成轿厢宽度≤1.1m、轿厢深度≤2.1m。但轿厢宽度窄、深度深的做法会造成下列问题:1)如果做成长方形轿厢,因候梯厅深度应不小于轿厢深度和1500mm两者中的最大值,此时须候梯厅深度B1≥2100mm——增大公摊面积,增大建筑成本;2)当电梯处于非运行高峰时间段时,电梯乘客较少,乘客习惯于站立在轿厢内靠近门口的前半部分,却不知道这种习惯性的行为无意识地造成了轿厢的前、后偏载,造成导靴单面磨损、导靴与导轨间隙增大。如果维修更换不及时:一方面,运动的轿厢会撞击厅门门锁,导致电梯不

3、能安全停梯、正常平层开门或中途停车,甚至撞坏电梯部件,造成质量事故、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导靴磨损严重时,会导致导靴中钢质部分与导轨工作面摩擦,损伤导轨工作面,在此过程中造成电梯抖动、乘坐舒适感差,最终造成导轨报废,也会造成质量事故、安全事故。3)当电梯处于运行高峰时(每天的早晨离家上班时间段或傍晚下班回家时间段),乘客较多,因轿厢宽度较窄、深度较深,体型正常的乘客也只能单人进出,容易造成轿厢前端的拥堵。当轿厢处于约50%载荷时,若有乘客要进入轿厢,则轿厢内的乘客须适当向轿厢深处避让才能保证后进入者所需的空间;若有乘客要离开轿厢,则需费力地挤出轿厢或轿厢

4、内的其它乘客须适当避让才能保证离开者的行走空间,甚至需要轿厢前端(门口)的几位乘客先走出轿厢避让才能保证需要离开者的行走空间。这样造成电梯等候时间过长,大大降低电梯的运行效率;4)担架车在轿厢内使用时,无法同时保证急救医护人员和少量病人家属的站立空间及急救中心随带的急救设备的放置空间,除非把载重量增加到医院内用的医梯(载重1600kg)。所以,额定载重量为800~1000kg的住宅电梯宽度窄、深度深的轿厢,是不科学、不合理、不实用、不经济的,而且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目前中国国内约有几十万台在用的方形轿厢的住宅电梯,根本无法容纳担架。如果采用轿

5、厢带尾箱的设计方案,对井道净深度不小于2000mm、额定载重量为800~1000kg的在用住宅电梯进行适当改造,井道不需任何改动,即可使这些住宅电梯容纳120急救担架车。完全解除这部分电梯用户可能需要急救的后顾之忧,避免了因小区电梯太小担架进不去,病人必须从18楼抬下的情况发生。2SUZUKI®优质的服务,一流的国际知名品牌轿厢带尾厢(可容纳120急救担架车)的住宅电梯井道平面图及相关说明1)铃木电梯有限公司在2003年就已研发并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便民产品——轿厢带尾厢(可容纳120急救担架车)的住宅电梯,在不增加建筑成本、不增加公摊面积、不减少轿厢使用

6、面积、适用于原常规住宅电梯的井道设计方案的前提下,解决了额定载重量为800~1000kg乘客电梯的常规尺寸轿厢内无法容纳120急救中心的长度为1900mm担架车的问题,同时能保证急救医护人员和少量病人家属的站立空间(至少4人)及急救中心随带急救设备的放置空间;需要时实际尾厢门高度可同轿厢内部净高相同,以便于大件家具的搬运。完全符合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相关要求。《轿厢带尾厢(可容纳120急救担架车)的方形轿厢和普通长方形轿厢的对比》等相关文件;2)可做成有机房电梯、小机房电梯或无机房电梯。本表仅绘制了有机房乘客电梯(用作住宅电梯)的部

7、分井道平面图;若2000mm≤井道深度<2150mm,该便民产品也适用,上述120急救担架车长度相应缩短即可;具体井道平面图及相关尺寸这里不一一列举;3)采用该技术,对井道深度不小于2000mm、额定载重量为800~1000kg的在用住宅电梯进行适当改造,井道不需任何改动,即可使这些电梯完全满足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4)电梯井道水平尺寸,是用铅锤测定的最小净空尺寸。允许偏差值为:高度≤30m的井道允许偏差值为0~+25mm;30m<高度≤60m的井道允许偏差值为0~+35mm;高度>60m的井道允许偏差值为0~+50mm;

8、5)该方案已编入最新版图集13J404《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