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中学附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ID:1027232

大小:28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06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江苏省泰州中学附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和上下文内容填写相应汉字。(4分)亲爱的老师、同学们,附中的昨天yín诵诗文,书声琅琅;附中的今天书读万卷,bì益人心。让我们携起手来,熟读卷zhì,用年轻豪迈的热情去拥抱经典;严jǐn治学,用宁静广博的心胸去点燃未来!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B.年初,市教育局来到省泰中附中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评估工作。C.上周晨会,章敏副校长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在阅读中成长

2、”。D.金秋季节,附中初一年级十二、三岁的同学们到兴化挖红薯体验乡土生活乐趣。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质量监管人员的火眼金睛,总能让刻意伪装的假冒产品一下子现出原形。B.《林肯》《中国合伙人》等国内外优秀影片陆续上映,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C.日本某些政客,就侵略历史推陈出新大做文章,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D.拜仁队击败多特蒙德队夺得欧冠冠军,消息立刻被拜仁球迷传得满城风雨。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⑤⑥题各2分)①,桑榆非晚。②射人先射马,。③,行者常至。④,定然有美丽的街市。⑤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化月为人

3、,以寄托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⑥孔子在《论语》中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依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5.《汤姆·索亚历险记》名著阅读。(6分)⑴课文《“海盗”生活》节选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写的《》第14章,本章描述了主人公汤姆和小伙伴乔、哈克三个小“海盗”在岛的清晨生活。(2分)⑵有人说小说中的汤姆是一个童稚而又叛逆的孩子,也有人说他是一个沉着勇敢的孩子,请你分别找出与之相关的情节,为这两个论点做出佐证。(4分)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1)【对联撰写】阅读下面一则省泰中附中新闻,以对联的形式概括出主要内容。(2分)为贯彻落实泰州市教育局关于深入推进开展素质教

4、育“5+2”工程的文件精神,充分活跃校园文化生活,①不断推行学校艺术教育的深入开展,省泰中附中开展了形式多样、10/10内容丰富的学校艺术教育活动。2015年1月16日下午,省泰中附中在学校湖源楼报告厅举行了社团汇报演出暨“迎新年联欢会”。②通过学生社团精品化、特色化的探索实践,使大家受到了艺术的熏陶。文艺展演绽奇葩(2)【修改病句】消息中两处划线句子的语言表述有语病,请你修改正确后抄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①②(3)【专题研讨】①本学期对《狼》专题进行学习探究后,你积累了一些与狼有关的成语,请你写出两个:、。(2分)②你将这些成语与其他内容进行比较,如在蒙古和我国新疆,一些古诗和谚语中,狼是

5、英雄的象征,有人喜欢以“狼”为人名;在欧洲一些国家的传说中,狼还被尊为人的保护神,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2分)二、阅读理解(共60分)(一)阅读苏轼的《浣溪沙》一词,完成第7题。(6分)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①,牛衣②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③。敲门试问野人④家。【注】该词是苏轼在徐州作官所写。按当时风俗,天大旱,地方官员要向天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龙王爷”谢雨。这首词是苏轼途经农村去谢雨记下的见闻之一。①缫(sāo)车:缫丝车,抽丝工具。②牛衣: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③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④野人:农夫。7.(1)全词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

6、仅一句就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2分)(2)上片写初夏田园风光,请描绘“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的景象。(2分)(3)虽然旅途疲惫,但词人作为一方父母官仍展现出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除此以外你还读出哪些感情?(2分)(二)阅读文言语段《蒲松龄著书》,完成8-11题。(14分)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蕴藉。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①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②,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③一包,置行人大道旁,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

7、年,此书方告蒇④10/10。故笔法超绝。(节选自清•邹弢《三借庐笔谈》,有删改。)【注】①落拓:贫困失意,景况凄凉。②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③淡巴菰:烟草。④蒇(chǎn):完成。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字词。(4分)①为村中童子师()②置行人大道旁()③如是二十余年()④此书方告蒇()(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