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作业典型事故汇集

带电作业典型事故汇集

ID:10273310

大小:262.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6-14

带电作业典型事故汇集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带电作业典型事故汇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例1更换22AV零值瓷瓶人身轻伤吉林电业局(一)电压等级:220kV(二)作业项目:带电更换零值瓷瓶。(三)作业时间:1971年6月4日。(四)事故经过及简图:松虎线带电更换耐张串单片零位瓷瓶,作业已近结束,等电位人员回到横担头拆工具。由于固定横担侧卡具金属件过长,有鹰咀卡具,丝杆及加长件等。在用无头绳往下传递的时刻,等电位人员左手握住这套紧线工具,过长铁件使跳线对横担的空气间隙大大缩小,造成对地放电,幸亏他穿完整的均压服,才只将左手烧伤一处。(五)事故教训及对策:1、带电作业工具,金属件不能过长;2、传递工具材料尽量避开跳线位置。(六)事故性质:

2、人身轻伤。例2更换220kV瓷瓶、传递器材人员轻伤鞍山电业局(一)电压等级:220kV(二)作业项目:更换瓷瓶。(三)作业时间:1967年3月7日。(四)事故经过:_送电工区检修二班在22okV李鞍线402号塔带电换瓷瓶,因绳扣未系牢,瓷瓶坠落,地面电工头部打伤。(五)事故教训与对策:今后绑扎工具细致检查。(六)事故性质:人身轻伤。例3更换220kV瓷瓶传递器材人员轻伤鞍山电业局(一)电压等级:220kV(二)作业项目:更换瓷瓶。(三)作业时何:1968年4月16日。(四)事故经过:送电工区检修一班在李鞍线带电换瓷瓶,用尼龙绳提升U型螺丝因未系牢,

3、U型螺丝掉下将电工头部打伤。(五)事故教训与对策:今后作业中绑扎工具必须细致检查。(六)事故性质:人身轻伤。例4220kV桓草线入口塔断引线人身死亡丹东电业局(一)电压等级:22okVo(二)作业项目,:桓草线入口塔断引线。(三)作业时间:1969年8月1日。(四)事故经过及简图:1、运行方式和带电工作任务(见图):从首山变到草河口段的草首线需要停电检修,为使桓仁电厂向电网送电,需从桓草线人口塔电源侧与水鞍线AB两点间架设临时联接线,AB两点联接线接好后,尚需在桓草线入口塔带电断引(切环流),然后在首山变切空载,使草首线停龟。2、事故发生经过:在桓

4、草线入口塔进行断引工作,三相导线分别由兰名等电位电工担任,其中甲电工在右导线上,当三相引线断开之后,其他两电工都坐滑板滑到导线线档去了。只有甲电工在二联板上。他们三人都在等候首山一次变切空载线路停电。当首山一次变停电时,桓草线入口塔发生巨响而产生大火球,坐二联板上电工脚对已断开的引流导线放电。并被击倒在瓷瓶串上。经写总调联系停电后(约5-6分钟),速将触电者救下,经人工呼吸无效死亡。(五)事故教训与对策:1、对系统产生操作过电压缺少技术措施;参加带电作业人员对操作过电压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以致当桓草线入口塔引线带电断开后,等电位作业人员本应脱离带电体

5、而没有脱离,仍坐在二连板上,等候首山一次变操作停电。当首山一次变切空载线路时,在引线的断口处产生较高的内过电压,造成甲电工的脚对断开的引线及尼龙绳放电。甲电工的脚对引线之间的距离只有1,6m左右。2、本次等电位作业时间已到下午五点多钟,当时的空气湿度比较大,尼龙绳的绝缘强度大为下降,这也是导致放电的主要原因。(六)事故性质:人身死亡。例5移220kV导线人身轻伤吉林电业局(一)电压等级:220kV.(二)作业项目:带电移导线。(三)作业时间:1975年9月6日。(四)事故经过及简图:在丰满电厂出口移松滨线4号塔导线时,新挂的导线已接引运行,要拆除的

6、过渡旧线也断引脱离电源。过渡的中、下线已拆完,当拆上线时,由于在向下松线过程中,对旧导线与带电导线间距判断不准,空气间隙小于1米,此时弛度中河导线已快落地,继续下松过渡导线与带电导线放电,线路停电。在档距中间用滑车组控制下落导线的控制者此时正骑在导线上,接地弧光将他两脚烧伤。(五)事故教训与对策:例6220kV导线爆破压接人身轻伤大连电业局(一)电压等级:220kV,(二)作业项目:导线爆破压接。(三)作业时间:1970年7月7日。(四)事故经过:大连电业局试验所送电带电班,在22okV营瓦连线381号连侧耐张塔进行导线带电爆压工作。爆压的是耐张管

7、、在装配上药包和雷管后,雷管在强电场作用下发生了自爆,这时作业人员距爆压点仅0,5m左右,当即被爆轰波击昏,耳膜震裂,并有轻型脑振荡。(五)事故教训与对策:1、对导线带电爆压从理论上和工艺上都还缺乏认识和实践,经验也不足;2、没有比较完善的爆压工艺规程。(六)事故性质:人身轻伤。例7220kV带电水洗避雷器设备故事锦州电业局(一)电压等级:22okV,(二)作业项目:带电水洗避雷器。(三)作业时间:1966年5月16日。(四)事故经过及简图:冲洗人员在地面使用水阻为1500Q"cm的井水进行大型水冲洗,喷嘴口径1omm,水柱长度6-7m。从63年7

8、月开始,曾多次冲洗该避雷器,没有发生过问题。此次冲洗,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冲洗,当水柱冲至4-5节(自地面数)时,避雷器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