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性能知识要点

材料力学性能知识要点

ID:10276768

大小:6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4

材料力学性能知识要点_第1页
材料力学性能知识要点_第2页
材料力学性能知识要点_第3页
材料力学性能知识要点_第4页
材料力学性能知识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性能知识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低碳钢拉伸试验的过程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三个阶段。2、材料常规力学性能的五大指标为: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冲击功。3、陶瓷材料增韧的主要途径有相变增韧、微裂纹增韧、表面残余应力增韧、晶须或纤维增韧显微结构增韧以及复合增韧六种。4、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测试法。1、聚合物的弹性模量对结构非常敏感,它的粘弹性表现为滞后环、应力松弛和蠕变,这种现象与温度、时间密切有关。2、影响屈服强度的内在因素有:结构健、组织、结构、原子本性;外在因素有:温度、应变速率、应力状态。3、缺口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归结为四个方面

2、:(1)产生应力集中、(2)引起三相应力状态,使材料脆化、(3)由应力集中带来应变集中、(4)使缺口附近的应变速率增高。4、低碳钢拉伸试验的过程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三个阶段。5、材料常规力学性能的五大指标为: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冲击功。6、陶瓷材料增韧的主要途径有相变增韧、微裂纹增韧、表面残余应力增韧、晶须或纤维增韧显微结构增韧以及复合增韧六种。请说明下面公式各符号的名称以及其物理意义7、σc:断裂应力,表示金属受拉伸离开平衡位置后,位移越大需克服的引力越大,σc表示引力的最大值;K1C:平面应变的断裂韧性,它反映了材料组织裂纹扩

3、展的能力;Y:几何形状因子ac:裂纹长度8、对公式进行解释,并说明各符号的名称及其物理意义(5分)答:表示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与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幅度之间的关系。:裂纹扩展速率(随周次);c与m:与材料有关的常数;: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幅度9、εss-蠕变速率,反映材料在一定的应力作用下,发生蠕变的快慢;n为应力指数,n并非完全是材料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n略有降低;A为常数;σ为蠕变应力。该公式反映了在稳态蠕变阶段,蠕变速率和蠕变应力之间的关系。10、S=KεnHollomon关系式式中n称为加工硬化指数或应变硬化指数,K叫做强度硬化指数。S—真应力ε—真

4、应变若取对数,lnS=lnK+nlnε1、提高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有哪些方法?试用已学过的专业知识就每种方法各举一例。答:从组织的影响来看有四种强化机制影响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固溶强化、形变强化、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晶界和亚晶强化;影响屈服强度的外在因素还有:温度、应变速率、应力状态。随着温度的降低与应变速率的增高,材料的屈服强度也升高。2、和常温下力学性能相比,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行为有哪些特点?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何在?答:首先,材料在高温下将发生蠕变现象,即在应力恒定的情况下,材料在应力的持续作用下不断发生变形;其次,材料在高温下不仅强度降低,且塑性也降低

5、。应变越低,载荷作用时间越长,塑性降低得越显著。再次,材料在高温下晶界附近是弱化的区域。但在常温或不太高的温度下,晶界却是阻止变形引起材料强化的因素,细晶粒不仅强度高,塑韧性也好。另外还有高温应力松弛、蠕变还会产生疲劳损伤,使高温疲劳强度下降。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特点都是和蠕变过程紧密相连的。3、金属疲劳破坏的特点是什么?典型疲劳断口具有什么特征?提高疲劳强度的途径有哪些?答:金属疲劳破坏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断裂时并无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断裂前没有预兆,而是突然地破坏;第二,引起疲劳破坏的应力很低,常常低于静载时的屈服强度;第三,疲劳破坏能清楚地显示出裂纹

6、的发生、扩展和最后断裂三个组成部分。一个典型的疲劳断口总是有疲劳源、疲劳裂纹扩展源和最终断裂区三部分组成。4为什么通常体心立方金属显示低温脆性,而面心立方金属一般没有低温脆性?答:对于体心立方金属来说,随着温度的下降屈服强度上升剧烈,但形变硬化速率却对温度不太敏感,因此随着温度下降其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的差别基本保持不变,而延伸率则越来越低。这样,当屈服强度上升到和其解离断裂抗力相等时,材料就发生脆断。对于面心立方金属来说,屈服强度随温度降低基本不变,但加工硬化速率却迅速上升,相应地也伴随着抗拉强度迅速上升。均匀延伸率随温度的降低不是减小而是明显增大。故面心立方

7、金属没有冷脆现象。5提高零件的疲劳寿命有哪些方法?试就每种方法各举一应用实例,并对这种方法具体分析,其在抑制疲劳裂纹的萌生中起有益作用,还是在阻碍疲劳裂纹扩展中有良好的效果?答:提高疲劳寿命的方法有:1、采用滚压或喷丸的表面强化方法。因为疲劳裂纹的萌生大多起源于表面,滚压或喷丸时表面的塑性变形受到约束,使表面产生很高的残留压应力,这种情况下表面就不易萌生疲劳裂纹,即使表面有小的裂纹,裂纹也不易扩展。2、利用表面化学热处理的方法来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如渗碳氮化等,其表面强化原理和上述的喷丸、滚压法是相同的,也是在渗层表面产生残余压应力。3、减少夹杂物。夹杂物如A

8、l2O3、硅酸盐和MnS等与基体的膨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