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应用题复习课

分数应用题复习课

ID:10279553

大小:8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5

分数应用题复习课_第1页
分数应用题复习课_第2页
分数应用题复习课_第3页
分数应用题复习课_第4页
分数应用题复习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数应用题复习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分数应用题复习课秋涛路小学杨晓翊【教学内容】《现代小学数学》第11册P32-45[1]-[6]【教学目标】1.经历整理、分析、编题的过程,强化分数应用题“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数量”的结构特征;2.学会正确、熟练地解答分数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策略;3.通过现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提高学习的自信,让每一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一.自主准备,注重学生已有的学习起点。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复习课分数应用题,之前我们做了调查,同学们都写出了自己觉得“最简单的分数应用题”和“最难的分数应用题

2、”,不同的同学写出不同的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二.知识梳理,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1.出示条形统计图(见右图)请同学们说说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哪些含有分率的信息?板书:男生是女生的女生是男生的男生比女生少女生比男生多(回答中可追问:①你能看出男生有几份?女生有几份?②谁为单位“1”?)2.出示两条信息:男生:15人;女生25人。提出学习要求:请选择其中任意几个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编成一道应用题,并列式。(学生独立完成)3.小组交流编题的结果交流要求:⑴小组交流:说出自己编写的不同题目,在相同的题目上做记号,并试着解答别人

3、编写不同题目;⑵整理记录:在编写最多的这张纸上进行整理补充,做好记录;⑶准备汇报:以记录最完整的这张为发言稿。(出示小组交流要求后,要求学生默看半分钟后,教师可做小小的提问,使学生明确交流要求。)1.小组反馈交流结果(先大致了解编写题目的个数,从最少的小组开始进行汇报,教师进行补充。)2.教师出示本学期所学分数应用题类型⑴看看老师编的题目中有你们没有的题目吗?①男生15人,男生比女生少,女生几人?15÷(1-)②女生25人,男生比女生少,男生几人?25×(1-)③男生15人,女生比男生多,女生几人?15×(1+)④女生25人,女生比男

4、生多,男生几人?25÷(1+)⑤男生15人,男生是女生的,男女生共多少人?15÷+15⑥男生15人,女生是男生的,男女生共多少人?15×(1+)⑵这些就是本学期主要学的几种分数应用题的类型。学了这么多的分数应用题,你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说说看。⑶得到分数应用题的最基本结构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数量(以上面6题中的任意两题为例来理解正向、逆向应用题的不同处)三.方法多样,注重解题策略的指导问题:小红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第二天看了50页,还剩下一半没看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1.请你用自己的方式来解答。2.提出要求。(如果

5、有一位同学不会,他看了你的解题过程就明白了,所以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想的过程写完整,要求能将解题过程讲给不会做的同学听。)3.学生反馈。(学生可以通过线段图、对应关系、解方程(方程是数量关系的正向思考)、草图等方法进行解题)(预设:学生会提出“用方程这么麻烦的”,教师可以顺便提一下“方程是数量关系的正向思考”,在复杂和较复杂的解题过程中会比逆向思考更容易理解。)四.多层训练,注重学生的不同发展。(事先请同学们写出一道你认为最简单的分数应用题和你认为最难的一道分数应用题,教师进行收集整理后形成A、B两组练习)请同学们自己有选择的进行练习。

6、1.A组题⑴秋涛路小学五、六年级共有学生360人,其中五年级占,六年级有多少人?(徐磊编写)⑵水果店共运来苹果和梨700千克,已知苹果是梨的,苹果和梨各多少千克?(余潇赟编写)B组题⑴一个桶里盛的油漆,连桶共重3千克;如果盛了的油漆,那么连桶共重4.2千克。这个桶重多少千克?(教师出示算式,学生自行批改)2.教师小结:今天,通过复习,我们从简单的信息中,却发现了那么多新的信息,又从新的信息中得到了这么多类型的题目,但在归纳中,我们却又发现其实分数应用题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结构。我们在平时的解题中,要学会灵活运用这种结构来进行解题。五.有

7、机拓展,注重综合素养的提高。黄豆2千克,绿豆比黄豆少千克,红豆比黄豆多,青豆比黄豆少,请你根据以上的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式。o每种豆各有多少千克?o哪种豆最多?o绿豆是青豆的几分之几?o当黄豆多少千克的时候,绿豆和青豆一样多?o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复习课的“非常道”六年级团队执笔唐彩斌秋涛路小学杨小翊老师上的“分数应用题”复习课,朴实无华;六年级的老师听课后展开随机点评,异彩纷层。原本以为复习课总是“回顾整理,检测评估”。除了“做”还是“做”,可到底“做什么?怎么做”常常被我们忽略,甚至有老师都不愿意停下复习的“紧促步伐”来思考一下这

8、样的问题,生怕在思考这些“务虚”问题的时候漏过了一道跟未来试卷上相近的一道练习题。倍感欣慰的是,经历了复习教研的过程,起初写在黑板上的“复习”两字旁边多了很多精辟的注解,言谈间也让我们悟到了其中的“非常道”,谈不上“精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