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研究

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研究

ID:10283749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5

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研究  _第1页
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研究  _第2页
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研究  _第3页
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研究  _第4页
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研究摘要: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将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归纳为四个:农户间亲疏关系、农户收入水平、名声情况及历史借贷情况,进而提出相关性和影响性假设。接着利用山东省泰安市4个村农户调研数据,对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最终建立了信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间亲疏关系、农户收入水平、声誉水平和历史借贷情况都与农户间借贷信任水平显著相关,并对信任水平有着显著影响。  关键词:信任影响因素贷方农户借方农户  

2、  一、引言  长期以来,非正规借贷尤其是农户间借贷一直是农户资金来源的一种主要形式。郭沛估算出从1997-2002年间,农村非正规金融宽口径规模约在2238-2750亿元之间。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报告显示,中国农民从非正规借贷市场获得资金数量是从正规借贷机构获得数量的4倍。显然,非正规借贷已经成为农村地区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非正规借贷存在的基础是人际信任。高帆认为,农户之间借贷基本没有任何显性措施来确保还款正是由于这种人际信用在起作

3、用。  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转型,农村社会中出现了信任危机,这种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杀熟”。信任危机已严重威胁到非正规借贷中农户间借贷的存在,因此,借贷问题中对信任的影响因素也就成为了研究热点。本研究在信任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找到促进信任培育机制建立的途径,推动信任培育方面的创新。  二、理论及相关假设  (一)影响农户间借贷信任的因素  农户间的借贷行为是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起作用的一个动态过程,而信任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4、信任是建立在声誉的基础之上,并随着时间流逝通过在相互了解的环境里的各种行为所获得的。张维迎、柯荣住对各省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信任与交通便利程度、财富、受教育水平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陈子婧、曾翼也发现,信任与人均财富水平、教育程度、产权、市场化水平以及交通便利程度密切相关,并认为信任水平与人均财富水平、教育程度、产权、交通便利程度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与市场化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周文根认为,影响信任水平的因素包括三大类: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并认为这些因素与信任水平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通过对

5、大量相关文献的阅读与分析,笔者认为,虽然学者们对于信任的影响因素众说纷纭,但有五个因素被大多数的研究者所提及,分别为:社会关系,财富水平,声誉水平,受社会尊重的程度及受教育水平。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我们将声誉水平解释为名声情况,而农户间借贷信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亲疏关系、收入水平、名声情况及历史借贷情况。  (二)农户间借贷信任影响因素的假设  在对相关研究进行归纳与回顾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贷方农户对借方农户信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贷方农户与借方农户的亲疏关系、借方农户收入状况、历史借贷情况及声

6、誉水平。本文进一步提出相关性和影响性两类假设,根据山东省泰安市农户抽样调查的数据,对该假设进行验证和分析。  1.相关性假设  假设1a:贷方农户与借方农户的亲疏关系与农户间借贷信任水平显著相关;  假设2a:借方农户收入状况与农户间借贷信任水平显著相关;  假设3a:借方农户名声情况与农户间借贷信任水平显著相关;  假设4a:借方农户历史借贷情况与农户间借贷信任水平显著相关。  2.影响性假设  假设lb:贷方农户与借方农户的亲疏关系对农户间借贷信任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假设2b:借方农户收入状况

7、对农户间借贷信任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假设3b:借方农户对农户名声情况间借贷中信任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假设4b:借方农户历史借贷情况对农户间借贷信任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本项研究问卷调查方法为简单随机抽样法。样本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数据获取时间为2010年7月1日至7日。根据课题需要,本研究选取了山东省泰安市4个村庄农户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94份,有效问卷373份,有效问卷率94.67%。样本基本数据详见表1。  (二)效度和信度分析  对样本的效度检

8、验如下:  1.KMO和巴特勒检验  KMO是Kiser—Meyer—Olkin的抽样适当性量数,表示变量间共同因素数。KMO用来检验样本是否充足。KMO值越接近1,越适合做因素分析;KMO值过小的话,不适合做因子分析。一般认为,KMO在0.9以上,非常适合做因素分析;KMO值在0.8-0.9之间,很适合;在0.7-0.8,适合;在0.6-0.7之间,不太适合;在0.5-0.6之间,勉强适合;在0.5以下,不适合。巴特勒检验用来检验相关矩阵是否为单位矩阵。检验结果见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