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双顺差:根源及对策

中国的双顺差:根源及对策

ID:10287284

大小:6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6

中国的双顺差:根源及对策  _第1页
中国的双顺差:根源及对策  _第2页
中国的双顺差:根源及对策  _第3页
中国的双顺差:根源及对策  _第4页
中国的双顺差:根源及对策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双顺差:根源及对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的双顺差:根源及对策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中国家应该保持经常项目赤字和资本项目盈余,通过利用外国储蓄实现比单纯利用国内储蓄更高的投资水平。尽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大多数年份,在保持非常大的资本项目盈余的同时一直也有一些经常项目盈余,而且2002年以来的三年间经常项目盈余增长很快,双顺差表明,中国没有像一个发展中国家通常那样将外商直接投资(FDI)转换成经常项目赤字。尽管中国通过FD)获得了外国资金,但这些资金并没有用于购买外国资本品、技术和管理经验。由于国内储蓄

2、十分充足,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并不需要这些外国资金,并且这些资金通过种种渠道又回到美国的政府债券市场。不仅如此,相当于经常项目盈余的国内储蓄也被用于购买美国国库券。持续的双顾差造成了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中国外汇储备的积累过去主要来自资本项目盈余,或者更准确地说,来自FDI。但是,从2005年开始,经常项目盈余已经超过FDI成为外汇储备增长中最主要的贡献力量。一般而言,双顺差的国际收支格局是不合理的,也难以长期维系。历史上,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双顺差。双顺差很大程度上反

3、映了中国经济结构的不平衡,而结构性不平衡是很难在短期得到调整的。中国为什么能够吸引如此大量的FDI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其他诸多优势吸引着外国投资者,除了这些积极因素,还有一些因素使得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如此丰富储蓄资源的国家,吸引了大量的FDI。首先,由于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尽管从总体上看,中国国民储蓄很高,但对于许多潜在的资本品的进口者来说,很难筹措到用于进口支付的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实施FDI的鼓励政策,对于潜在的进口者来说,与其通过银行借款或其他举债的方式筹措资金用于进口资本品,不如

4、通过FDI筹集资金更有吸引力。有时候,企业仅仅是把他们通过FDI获得的外汇卖给央行,然后用人民币在本地购买资本品。结果,FDI和外汇储备大幅增长,但经常项目没有任何变化。简言之,就是中国国内储蓄不得不通过国外的资本市场转化为国内的投资。其次,由于存在资本管制,对于潜在的进口者来说,即使可以在国内获得资金,要把人民币转换成外汇去进口资本品也很困难,所以引入FDI是一个更好的选择。第三,尽管事实上FDI要求的投资收益比美国国库券的收益高,FDI也是最昂贵的一种外来资本,但对于短视的企业和地方政府来说,FDI

5、是“免费的午餐”。外商投资利润的汇出通常要在5—10年以后,因此没有人在意。目前这种治理安排下,在地方政府和个别国有企业看来,FDI是最便宜和最安全的投资形式。投资优惠十分丰厚:税率低、免税期长、隐性的补贴、环保方面监管宽松、免费的基础设施、优惠的用地政策,地方政府和外国投资者的利益高度一致。第四,中国的财政体制和机构安排使得地方政府吸引FDI的动力很强。FDI可以大大提高地方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是,吸引FDI是衡量政绩的一条重要标准。各级政府的各级官员都被分配了吸引FD)的指标,这一做法十分普遍。不惜一

6、切代价尽可能多地吸引FDI,从长期看不会导致一国福利的最大化,只是实现了地方政府在任期内的效用最大化。第五,近期,为了继续推动国有企业和商业银行改革,政府鼓励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公司实施并购和国际战略投资者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股权投资。结果,外资流入,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仅2005年,通过向国际战略投资者出售银行的股份就吸引了520亿美元的资本流入,尽管此时中国已经积累了超过8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且井不知道如何进行投资来获得高收益。第六,中国最大的FDI提供地区是香港,第二大是Virgin群岛,后者占200

7、5年FDI的19%。虽然很难做细致的区分,但有趣的是,中国很大一部分FDI是寻租和经过“漂白”的回流资本。毫无疑问,中国需要引入那些能够带来新技术的外资。问题在于,新技术的引入是否必须通过FD)的形式?是否需要对外国资本在某些部门取得所有权进行某些限制?研究表明,存在引入FDI的最佳数量,如果超过最佳数量,会导致国民福利的下降中国为什么会长期保持经常项目盈余首要的也是比较通行的一个解释是储蓄投资缺口。与美国相比,中国的投资率很高,而储蓄率更高。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储蓄率一直比投资率还高。

8、在90年代中期以前,除去个别年份,中国的经常项目大体是平衡的。只是在1994年后经常项目开始出现盈余趋势,大规模的经常项目盈余是新近出现的现象。有研究显示,在经常项目盈余与储蓄投资缺口间存在比较强的相关性和联动关系,但仍然不能轻易下结论说中国的储蓄投资缺口造成了经常项目盈余。如果储蓄投资缺口确实是一个原因,由于储蓄投资缺口是结构性的,中国的经常项目盈余就很难快速消失。二是国内和全球经济周期的影响。中国在经济衰退时容易出现经常项目盈余,而在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