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有效性-增强课程领导力之旨趣

提高教学有效性-增强课程领导力之旨趣

ID:10289676

大小:5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提高教学有效性-增强课程领导力之旨趣  _第1页
提高教学有效性-增强课程领导力之旨趣  _第2页
提高教学有效性-增强课程领导力之旨趣  _第3页
提高教学有效性-增强课程领导力之旨趣  _第4页
提高教学有效性-增强课程领导力之旨趣  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教学有效性-增强课程领导力之旨趣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提高教学有效性:增强课程领导力之旨趣[摘要]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校长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类课程资源与灵活实施各种教学计划而形成的校本推进力。教育管理部门要引导学校把提升内涵的重点锁定在教学管理的改进与创新上。增强校长课程领导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把课程领导与课程实施的权力赋予校长;科学安排教师任职任课;因地制宜开发地方和学校课程;想方设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程领导力;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有效性    一、什么是校长课程领导力    从学校的实践视野去考察,校长课程领导力可以诠释为:校长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类课程资源与灵活实施

2、各种教学计划而形成的校本推进力。通俗地说,就是以下几种能力:开齐课程的能力,即校长领导学校,能够把国家规划的所有课程开齐;开足课程的能力,就是学校按照国家规定的课时开设课程的能力,即不超课时开设课程,也不减少课时开设课程;开发课程的能力,就是学校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成功开发并实施一些富有价值的校本课程,形成一定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机制与科学方法,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课程基础,为新课程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开好课程的能力,即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或校本课程标准,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课程标准的能力。  200

3、8年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颁布了《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涵盖课程管理、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管理三方面内容,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明确提出改进学校教学管理的原则与要求,引导学校把提升内涵的重点锁定在教学管理的研究与指导上,不仅拓展了教学管理的外延,还丰富了教学常规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积极贯彻《指南》,就要增强课程领导力、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为什么要增强校长课程领导力    新课程改革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者结合的管理体制。其实,对中小学来讲,就

4、是不折不扣执行并落实好国家课程,灵活地开发并实施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但学校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两种倾向。  一是对国家课程计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学校对于学校课程计划的认识与实践仅限于学校课程表的制订,学校课程计划工作在实践中存在被简化、弱化甚至虚化的现象。这具体表现在一些学校认为学校课程计划只是一张教师工作安排表而已,不是从课程设置出发,更多的是根据教师个人安排出发编排课程,随意增减课程门类和课时安排的现象时有发生。日课表上的课程名称五花八门,甚至出现“机动课”“特色课”等新名字。有的学校还编著顺口溜“语数英要抓牢,音体美可以

5、缓,思品科学打游击,校本课程赶时髦”,这就弱化了课程设置的意义。一些学校认为学校课程计划只是教务处应付检查的一种资料而已,总日课表是给视察学校工作的领导看的,班级日课表是给检查人员看的,有“名”有“师”,责任落实,而真正具有执行力的课表是学生文具盒内的那张“手抄表”。这里的“名”和“师”已改成语文、数学了,学生们早已懂得,课前的准备工作要按照文具盒内的手抄日课表进行,这就简化了课程计划的内涵。还有一些学校认为学校课程计划只是告知学生上什么课的通知单而已,少上、多上或不上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被称为“副科”的课程时间,一到期中或期末阶段

6、,就成了“主科”教师抢占课外辅导时间的主战场,有的学校为了避免“冲突”,干脆由年级组统一“瓜分”,课程计划变得可有可无,这就异化了课程计划的作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法呆板等现象,向校长们提出了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二是对地方和学校课程计划必要性理解不深。为了显示地方和学校特色,许多中小学都开发并实施了法制教育、国防教育、饮食教育、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廉政文化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经典古文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国学教育等课程,数不胜数。不可否认,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会有很大的益处,单独来看,每一门课似乎都

7、有非开设不可的理由。但是,如果仅仅因为有益或重要就要为学生们开设某些课程或者增加某种教育活动的话,那学校和学生都将面对冗长的课程表而无所适从。其实,对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我们一贯主张学习思考、自主探索。一是在中小学开设校本课程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二是对于中小学来说,重要的是执行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和课时计划》,开足、开齐、开好各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在此基础上的校本课程才会有持久和深入;三是开展校本课程要因校制宜,要在充分调研学校教学设施、师资条件、学生兴趣、家长意见等基础上作出科学决策,不能一哄而上;四是开展校本课程,要科

8、学地开发教材,整体编排课时,合理安排教师,不能急功近利,进行简单灌输式或快餐化学习,也不要误入“简单处理”的思路。课程门类过杂、教学内容单一、管理部门多头的现象,向校长们提出了课程领导力的问题。    三、怎样增强校长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