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优质组织文化 塑造学校事业共同体

构建优质组织文化 塑造学校事业共同体

ID:10298193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构建优质组织文化 塑造学校事业共同体  _第1页
构建优质组织文化 塑造学校事业共同体  _第2页
构建优质组织文化 塑造学校事业共同体  _第3页
构建优质组织文化 塑造学校事业共同体  _第4页
构建优质组织文化 塑造学校事业共同体  _第5页
资源描述:

《构建优质组织文化 塑造学校事业共同体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构建优质组织文化 塑造学校事业共同体[摘要]学校事业共同体是学校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事业共同体的塑造,要以优质的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为依托,通过心理契约的构建、共同价值的培育、共同愿景的创设,来增加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宿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从而打造具有共同价值意识、职业理想、组织归宿感的学校事业共同体。  [关键词]教育管理;学校组织文化;事业共同体    事业共同体是一个组织中具有共同价值取向、职业理想、组织归宿感的群体,它是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事业共同体的形成,是以组织文化建设为依托的,它是组织文化不断滋养和生成的结果。学校是以人的培养为目标的特殊组织,从事

2、的是“心灵的事业”。学校事业的发展,更需要一个拥有共同情怀、价值、理想、信念的教师群体作为支撑和保障。而这个群体的塑造,也只有通过优质学校组织文化的培育和构建才能实现。  深圳市南山区海滨实验小学是一所在移民城市环境下建立起来的学校,大部分教师来自全国不同的地区,教师的文化背景、教育理念、价值追求等呈现出复杂的状况,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压力和挑战。面对这样的队伍状况,我们深知,只有通过优质的学校组织文化的建构,才能把这支队伍统整起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经过多年的思考、探索与实践,我校形成了校本化的组织文化特色,造就了一支具有共同价值意识、共同职业理想的优秀教师队伍。    一、学校组

3、织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学校组织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下来的,为全校师生所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意识、基本信念和行为方式。  从其在学校管理中的功能和作用来看,它包括以下主要特征:第一,独特性。学校组织文化的形成是建立在每个学校不同的办学历史、传统、资源以及管理方式和水平基础上的,它具有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文化内涵。第二,共享性。学校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成以后必定为学校每一个成员认同、享有,并对学校各方面产生影响。第三,渗透性。学校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其蕴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会作为一种氛围弥漫于学校之中,渗透到学校成员的一切活动和行为中去,规范和引

4、导他们的言行。  从学校组织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学校组织文化是以文化的形式对学校的管理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本时代学校管理理念的又一次创新。     二、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学校组织文化理论告诉我们,组织文化形成的机制、环节和策略因校而异,但基本的策略一般包括:心理契约达成、价值意识构建、组织远景创设等。在具体实施中,我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构建心理契约,增强个人对组织的认同感  在一个组织中,只有在个人对组织充满了信任、认同和依恋的时候,他才愿意为组织付出。这种信任、认同和依恋是无法通过合同

5、契约实现的,只能通过心理契约这种柔性的管理方式才能达成。“心理契约”,简而言之,就是指教师和学校双方对相互责任、权利和义务的主观期望和约定,是联系教师和学校组织的心理纽带。从本质上来说,心理契约是一种情感契约,它要解决的是教师与学校同心同德的问题,是增强教师对学校组织认同感的一种无形手段。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 了解教师需求,明确心理期望  构建心理契约的前提是明确双方的需求,并且以一定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使这种需求明确化。但在一般学校中,往往是学校对教师提的期望多,而教师对学校提的期望少,这就没有体现出契约的平等精神。我校为了把这种契约精神引入学校管理,在教师中开展了个人需求与发展的问卷

6、调查,包括每个人的学历提升要求、专业成长要求、工作条件要求、福利待遇要求、健身保健要求以及休闲娱乐要求等,涵盖了教师学习、生活、交往的各个方面,准确地把握了教师的心理预期,同时为学校制定发展规划、拟定工作要求找到了依据,使个人与组织的期望明确化,增加了个人与组织的了解与互信。  2 进行有效沟通,调适心理期望  教师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个人期望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的期望水平低,不适应学校发展目标,甚至会影响学校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进行有效的双向沟通,调整双方预期。为解决契约构建中的问题,我校制定了行政领导与教师沟通交流制度,要求每位领导不定期地与教师交流,及时地了解教师们的心理

7、变化,引导教师树立适合自己、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个人目标,同时征求教师意见,及时调整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使学校的要求更人性化、更切合教师实际。  3 兑现组织承诺,巩固和提升心理期望  心理契约被彼此接受以后如果不能兑现,会导致双方的失落感,甚至产生信任危机;如果能够兑现,会激发双方潜在的动力,巩固已有的契约,加速期望的全面实现。作为学校组织,在这个过程中,要率先兑现承诺,主动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需求,增强教师对组织的信任感。我校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