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家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

浅谈国家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

ID:10299258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浅谈国家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  _第1页
浅谈国家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  _第2页
浅谈国家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  _第3页
浅谈国家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  _第4页
浅谈国家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国家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国家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当前,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和健康的发展。随着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和改革开放力度加大,这既给我们的审计事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又对审计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可以说是机遇与风险并存,条件和困难同在。那么,作为严肃财经法纪、维护经济秩序的国家经济综合监督的审计机关,审计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积极应对,就必须依法履行好自己职责,服务经济建设大局,当好经济卫士,做好领导决策的参谋助手,民众的眼睛。最关键就是提高工作水平,提升工作质量,然而,水平和质量又与审计风险密切相关。因

2、此,如何识别、预测、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风险的规避对策,就成了当前审计界面临的一项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  为此,我就审计风险的涵义、特征、成因及其防范对策,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国家审计风险的涵义  所谓风险,顾名思义就是指难以预料的一种不平常的危险。由此,审计风险可理解为审计领域中存在的一种不可预料的危险。国家审计风险是国家审计机关对被审单位进行审计后,由于所提出的审计意见或作出的审计决定不恰当或不正确,而给国家审计机关带来某种损失的可能性。虽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审计风险的认识不一、阐释各异,然而却万变不离其宗。其内核表明了审计主观对被审计客观事物的运行规

3、律,一时尚无法完全操纵和控制,同时也反映了审计的结果不可能完全出现审计所设计和希望的理想结局。  审计风险的涵义,应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来认识和理解。  所谓狭义的审计风险是因审计主体(审计机关)方面的因素而导致审计领域或审计工作出现的风险。确切地讲,狭义的审计风险是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在施行审计监督过程中,由于受到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审计行为与法律、法规相背,提出的意见和作出的结论与客观事实不符,以及审计评价失实等,从而受有关关系人指控并遭受某种损失的可能性。专家们称为“检查风险”。主体因素引发的风险是属主观方面的。  所谓广义审计风险,不仅是审计主体因素方面引发的风险,而且包括审计

4、客体(被审单位)引发的风险。客体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可能出现在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不能被本单位的内控制度、结构程序和政策及时防止和发现的可能性,专家称其为“控制风险”。另一个层面是在不考虑内部控制结构下,被审单位整体的财务报表和账面余额以及业务类别上发生错误的可能性,专家们称其为“固有风险”。它独立地存在于审计过程之外,是与被审单位自身的行为特点、业务性质、工作人员素质和品德有关,是一种难以计量的审计风险。客体因素引发的风险相对于主体而言是属客观方面的。  综上所述,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专家称为三要素。三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从定量的角度看其公式:审计风险=固

5、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与其三个子风险呈正向关系。  二、国家审计风险的特征  根据多年的审计工作实践,我认为国家审计风险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审计风险普遍存在于整个审计的过程中,这是一种客观的事实,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或消失。  (二)风险存在的长久性。就某个审计项目来讲,审计风险是有其时限性,即审计风险只存在于一定的时间范围之内。而就审计工作领域而言,审计风险是客观的、永久存在的。  (三)风险具有的潜在性。有时审计人员所作出的审计结论虽然偏离了被审计事项的客观事实,但没有造成不良后果,审计风险是暂停留在某阶段,这并不能说风险就不存在,一旦造成影

6、响,引发追究行为,潜在风险就能转化为现实风险。  (四)风险损失的多重性。审计风险的后果,损失的层面不仅是审计机关,而且也可能涉及到某级政府的损失,不仅是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也可能表现在政治领域等。  (五)风险内在的可控性。虽然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然而审计人员可以发现它、认识它,掌握其规律,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审计方法,经过恰当的审计程序,去抑制、降低或控制它。  (六)风险控制的艰巨性。国家审计风险源,分布于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双方。审计主体倘若对法律法规认识理解不充分,用法执法不到位,审计依据和审计取证稍有偏差,均有可能引发审计风险。所以,审计主体必须

7、在审计程序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上布控设防,压缩战线,因为战线越长意味着风险越大,这就是说,审计人员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控制审计风险;审计客体如果提供了存在着瞒报、漏报等虚假信息的资料,审计人员尽管是在不知情的前提下,据此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但同样会引发审计风险;再加之每个审计项目都存在着固有的风险。因此,审计风险的成因繁多、错综复杂,尤其是审计客体方面因素引发的风险更难以控制,这就决定了风险控制异常艰巨。  三、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