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社会信用的缺失与改善

论我国社会信用的缺失与改善

ID:10308580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论我国社会信用的缺失与改善  _第1页
论我国社会信用的缺失与改善  _第2页
论我国社会信用的缺失与改善  _第3页
论我国社会信用的缺失与改善  _第4页
论我国社会信用的缺失与改善  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我国社会信用的缺失与改善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我国社会信用的缺失与改善摘要:社会信用的缺失是妨碍我国市场有效运行和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之一。出于这样的基本判断,本文分析了我国社会信用缺失的严重危害性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按市场经济逻辑改善社会信用状况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社会信用缺失;危害性;原因与对策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特别是在高度货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物资流与资金流在时空上进一步分离,以恪守承诺、履行义务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信用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运行的效率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虽然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我国的市场经济与国际规范化的市场经济还有较大

2、差距,交易成本高、市场风险大和经济秩序混乱等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之所以如此,其主要根源就在于社会信用的缺失。    一、社会信用缺失的严重危害性    首先,社会信用缺失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在我国长达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几乎所有的经济往来都是按严格的“财经纪律”进行的,因此不同交易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十分脆弱,或是根本就不存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已基本上步入市场经济的轨道,这要求社会信用的作用机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社会信用缺失,不同经济主体就不可能进行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市场竞争

3、,市场运行就没有坚实的社会基础,进一步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因此而成为一句空话。  其次,社会信用缺失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初步形成了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经济增长已经从供给约束型转变为需求约束型。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使我国出口市场份额趋于萎缩,外部需求不足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经济增长。但因为社会信用缺失,政府的宏观调控收效甚微。从投资领域看,由于社会信用缺失,投融资双方都可能有道德风险问题和机会主义倾向,项目的虚假包装,投资的未来收益不确定,资金

4、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甚至因为金融诈骗导致投资血本无归等,都使得社会的投资意愿低落,资金利用率下降。从消费领域看,由于社会信用缺失,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大,金融机构“惜贷”、“恐贷”,严重制约了个人和企业的消费能力,再加上产品和劳务市场上的误导和陷阱,消费者即使有购买能力,也因怕受骗上当而不敢轻意消费。社会信用缺失严重抑制了全社会的投资与消费,在外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又促使内需疲软,我国经济增长乏力在所难免。  再次,社会信用缺失不利于金融业的稳健运行。金融业的稳健运行离不开坚实的社会信用基础,社会信用缺失必然导致资金融通中的各

5、种问题。例如,金融市场充满了迷雾与噪音,骗钱圈钱和误导投资者的行为屡禁不止;金融机构对其产品和服务进行夸大宣传,且不及时履行自己的承诺;厂商和个人造假做假骗取资金,借钱不还或废债逃债;公众投资者因信心不足而“提心吊胆”,不是挤兑现金就是抽逃资本。所有这一切都与社会信用缺失有关,并对我国金融业构成直接或潜在的威胁,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数家金融机构倒闭已经敲响了警钟。  最后,社会信用缺失不利于拓展国际分工与合作。全面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在更大的范围优化资源配置和获取比较利益,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目的。当代国际分工与合作是

6、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原则的,对社会信用有很高的要求。如果社会信用缺失,国内外厂商就不会相互信任,交易成本与风险势必增大,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因此而不可能顺利进行,更谈不上国内外价格机制、市场体系和经济体制的全面接轨。这样,即使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与国际社会经济大家庭也是“貌合神离”,不能获取预期的国际分工与合作扩大带来的实际利益。    二、社会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信用文化和伦理的局限性。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各种因素相互交织,我国的信用文化和伦理实际上是一种传统人格信用、亲缘信用和现代契约信用的混合体。而且在现实

7、生活中,人们往往轻视社会信用隐含的经济利益关系,更加推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等信条。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使人们在今天还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传统人格信用和亲缘信用置于现代契约信用之上,认为人格信用和亲缘信用的价值大于契约信用的价值。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商品生产和交换相适应的现代信用文化和伦理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育,甚至中华传统文化中诚实守信的合理内涵也被淡忘,权力文化与官僚主义弥漫于社会经济活动之中。信用文化和伦理的局限性窒息了社会信用的生命力

8、,使其难以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和社会的道德规范,社会信用的缺失自然也就不可避免。  (二)与社会信用相关的法治不健全。在立法方面,我国针对社会信用的立法严重滞后,只是在《民法通则》、《合同法》、《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规的个别条款中提出诚信守法的要求,迄今尚无明确、可操作的与社会信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