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蚕病的发生与防治的论文

秋季蚕病的发生与防治的论文

ID:10311188

大小:5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秋季蚕病的发生与防治的论文_第1页
秋季蚕病的发生与防治的论文_第2页
秋季蚕病的发生与防治的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秋季蚕病的发生与防治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秋季蚕病的发生与防治的论文  摘要介绍棠张镇秋季蚕病发生的种类,分析其秋季蚕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为秋季蚕病的防治  提供参考。  关键词秋季;蚕病;发生原因;防治    蚕桑生产是铜山县棠张镇的重要产业之一,桑树种植规模一度达到2万hm2,但近几年来,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桑园面积大幅度减少,其中蚕病的发生严重影响蚕农的收入[1-2]。为此,结合生产实际,就秋蚕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以促进秋蚕的健康养殖。  1蚕病发生情况调查  在养蚕过程中,特别是在老蚕区,蚕病发生的种类很多,主要是发病率高、危害重的三大传染性蚕病(病毒病、真菌病、细菌病)

2、居高不下。其在中晚秋每年造成的损失大约15%~20%,特殊年份高达25%~30%。棠张镇现有新老桑园1333.3hm2,正常情况下中晚秋可养蚕2.5万张左右,如平均每张产茧37.5kg,因各种蚕病每年损失蚕茧近160t,相当于拥有106.7hm2桑园的一个重点村全年蚕茧产量,按中准价13.0元/kg计算,每年收入减少200万余元。  调查中发现,目前蚕病的发生突出表现出以下发病特点:发病早、发病广、防治难、损失重。各种蚕病中,以病毒病、真菌病(主要是白僵病)危害最重,占蚕病发生率的95%以上。其中真菌病晚秋发生较重,而且小蚕发病率高。病毒病(主要是血液型浓病

3、),中秋蚕发病率高于晚秋,往往是四眠中略见,五龄4~6d暴发。.  2发病原因  2.1改进消毒方法,提高消毒效果  2.1.1做好大环境的消毒工作。养蚕环境中,病原存在是发病的主因。因此,各家各户在蚕室蚕具消毒结束后,要对全村进行一次大扫除,清除垃圾,铲除杂草,疏通阴沟,然后用新鲜石灰粉,对大路小道、屋前房后普撒1次。  2.1.2专室专用。养蚕过程中,原则上要求养蚕室、贮物室等专室专用,严禁生产用房和生活用房混在一起,从而影响全面消毒效果和保持经常性的清洁卫生。  2.1.3全面清理,全面消毒。在调查中发现,很多蚕农重视药物消毒,忽视打扫和清洗;重视地面

4、消毒,忽视墙壁和屋顶消毒;重视蚕具消毒,忽视蚕室消毒;重视小蚕室消毒,忽视大蚕室消毒;重视自家院落消毒,忽视大路小道、屋前屋后消毒;重视蚕期消毒忽视蚕期后的回山消毒[3]。特别是中晚秋蚕期,气温较高,病原菌繁殖快,两季间期短,如果簇具、蚕沙处理不及时,病死蚕随地乱丢,任人践踏或喂食鸡鸭,必然使养蚕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给做好蚕病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2.2选用优质高效蚕用消毒药品  在生产中消毒效果达不到要求,其原因:一是用药剂量不足。部分蚕农为了省钱不按标准购足药品,结果造成蚕病发病早,传染快,损失惨重[4]。二是使用方法不当。如漂白粉和石灰粉混合消毒,

5、或用药液消毒后立即放在阳光下曝晒,或直接用福尔马林熏蒸蚕室蚕具,而没有使消毒用品在温润状态下密闭24h以上,从而降低了消毒效果等。三是蚕室蚕具消毒后管理不善,造成二次污染和交叉感染。  2.3饲养管理粗放  ①桑园偏施n肥,造成虫害严重,叶质差,加剧野外昆虫与家蚕的交叉感染。②收蚁期、将眠期、起蚕期、老熟期处理不当,蚕药用量偏少。眠前不撒止桑材料,眠中干燥材料偏少,眠起时不撒消毒蚕药。③饲养密度偏大,造成食桑不均和蚕儿互相踩踏,加重蚕病感染。④不提青分批,不淘汰病弱小蚕,造成“几代同堂”。⑤人为降低上蔟后的温度,致使营茧时间延长增加感病机会,特别是晚秋期表现

6、尤为突出。  2.4基础设施不健全  一是桑园排灌配套设施不健全。全镇80%以上的桑园不能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和“三沟”配套。二是养蚕设施落后。据调查,50%的农户无专用蚕室,40%的蚕户蚕具不足;80%的农户蚕室无对流窗或对流窗偏小,空气流通不畅。  2.5技术服务跟不上  一是随着县、镇两级事业单位的不断改革,造成基层技术服务人员职数减少,甚至偏少;二是村组合并后,村级没有专职蚕桑技术人员,兼职人员队伍也不稳定,满足不了蚕农对蚕桑技术人员的要求,造成老蚕农技术倒退,新蚕农缺乏养蚕和防病科学知识。  3防病措施  3.1宣传、规范蚕病防治技术  一是统一印发

7、宣传材料,技术人员必须到村到户宣传指导,现场规范和矫治各种不当技术。二是技术人员包村包组,以村或组为单位,建立一个统一消毒时间、统一消毒程序、统一消毒标准、统一消毒药品、统一防病制度的“五统一”的综合防病制度,坚决做到及时、全面、彻底,避免人为留下“死角”。三是做好蚕期“三隔离”(前后批隔离,大小蚕隔离,蚕室、贮桑室和生活用房隔离),重点防“三病”(病毒病、真菌病、细菌病),预防抓“三期”(收蚁期、起蚕期、将眠蚕期),做好“三处理”(蚕沙、蚕病、旧簇具),实行“三专”(专用蚕室、专用蚕具、专人饲养)的“五个三”工程。四是全面实施养蚕前全面消,蚕期中经常消,蚕

8、儿眠中四周、空气中消,蚕体蚕座定期消,发现蚕病及时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