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储蓄存款实名制的探讨

关于储蓄存款实名制的探讨

ID:10315484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关于储蓄存款实名制的探讨  _第1页
关于储蓄存款实名制的探讨  _第2页
关于储蓄存款实名制的探讨  _第3页
关于储蓄存款实名制的探讨  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储蓄存款实名制的探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储蓄存款实名制的探讨一、什么是储蓄存款实名制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法人对支付个人收入的申报制、个人收入申报制和储蓄存款实名制。”储蓄存款实名制已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储蓄存款实名制对加快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加强税收,遏制腐败,完善社会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调节机制具有深远的意义。1998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刘明康副行长在署名文章中,透露出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正在研究、酝酿储蓄存款实名制,说明储蓄存款实名制即将在近几年进入实施阶段,因此现在在经济理论界、银行界探讨储蓄存款实名制正逢其时。储蓄存款实名制

2、是指居民在金融机构开户和办理储蓄业务时,必须出示有效身份证明,银行员工有义务给予记录,并要求存款人在存单上留下自己姓名的制度。其根本宗旨在于有效保护个人利益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促进金融体系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进行,保证个人金融资产的真实性、合法性。我国建国五十年来,储蓄存款制度一直实行的是记名(虚名)储蓄制度。其记名可以是真名、假名、代码亦可以是亲友的名字。特别是活期储蓄,银行只认存折不认人,只要取款人提供存折出示印鉴或输对密码(由取款人开户时约定)银行即按折付款。储蓄存款实名制是发达国家早已实行的一项金融制度,也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的金融制度。在美国,存款人在银行开户必须有

3、美国的社会安全号,这个安全号是公民从出生到死亡都不变的,一旦用这个社会安全号开立了银行帐户,帐户持有人的所有存款利息及帐户往来都由银行自动报送税务局。存款人可以在多个银行开户,但必须用社会安全号,因而无论你有多少帐户,在税务局都能汇总个人的总收入,从而为个人报税、税务局核税提供根据。在美国,个人所得税占了财政收入的90%,公民纳税意识很强,按章纳税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这并不是因为美国人天生思想境界高,而是美国的储蓄存款实名制建立得比较完善,基本上没漏洞可钻,即使钻了,成本很大,风险更大。现金交易和收支本来是一个漏洞,但美国人基本上不用现金交易,而是用支票和信用卡,在公司工作发放加班补贴,哪

4、怕就是小小的十元钱,老板也会开十美元的支票给雇员而不是支付现金。为了制止毒品和枪械的黑市交易,在十多年前,储户到银行存取现金凡是超过三千美元的,银行要报给税务局。而现在这个标准已下降到一千美元。如果储户化整为零,多次存款或取款,税务局就会怀疑这个人的犯罪倾向,跟踪他,调查他。二、为什么要实储蓄存款实名制我国现行的储蓄存款记名制可以说从源头上造成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已经妨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1、储蓄存款加快增长现象下掩盖了触目惊心的社会财富转移。截止1999年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储蓄存款总额(本外币全折人民币)达6.3万亿元。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1987

5、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3073亿元,1992年突破1万亿元,1994年突破2万亿元,1995年突破3万亿元,到1998年末更是达5.3万亿元,而仅仅半年,1999年6月末已达6.3万亿元。1992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虽然走上了快速增长的通道,最高的年份是1992年的14.1%,最低的年份是1998年的7.8%,从92年到98年,算术平均数也仅10.76%,GDP的增长与储蓄存款增长不同步,这说明两点,一是国民收入的分配过份向个人倾斜,专家推断,我国每年创造的GDP中,超过60%的部分以各种形式转化成了个人收入。二是有些个人收入已经不来源于国民收入,而是直接来源于国有资产的流失。研究

6、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结构时就能发现,储蓄存款中约30%的成分是公款私存,公款私存就是最直接的国有资产流失,而在改革转型中通过贪污腐败流失的国有资产就更大了。2、税收征管困难,偷逃税款严重。纳税是公民的义务,但在现实条件下,能偷逃税赋成了个人的本事,对不少财务管理人员来说,逃税倒成了其义务,我国个人所得税规模占人均GDP的比重大约在0.28%左右,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2.1%,税源流失过多,根源在于我国的现行储蓄存款制度根本无法支持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监管,而存款制度的不完善,不利于建立公民的信用体系,不能明确个人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无法通过税收杠杆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

7、使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3、使我国的相关调整政策无所适从,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比如,针对我国内需不旺、消费疲软的状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如连续下调利率、鼓励消费信贷、征收储蓄利息所得税、增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刺激教育消费等等,但这些政策实施效果很不明显,为什么?因为储蓄存款记名制掩盖了贫富差距,立法和行政机构很难对症下药,对少部分暴富阶层的人士来说(据非官方资料,这部分仅占存款人数7%的阶层控制了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