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学精神外显的几个特质分析

中华美学精神外显的几个特质分析

ID:10315698

大小:7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06

中华美学精神外显的几个特质分析_第1页
中华美学精神外显的几个特质分析_第2页
中华美学精神外显的几个特质分析_第3页
中华美学精神外显的几个特质分析_第4页
中华美学精神外显的几个特质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美学精神外显的几个特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美学精神外显的几个特质分析  中国哲学传统烦人哲学观念使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具有普遍性的感兴创造思想和宇宙生命感,以下是小编搜集的一篇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对于当下的中国美学理论建设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丰富内涵的命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领会其中的内涵。作为一种精神,它来自中华文明的远古,却又活跃在当下中国人的审美生活中,是中华民族集体性的审美意识的精髓与灵魂。它是一种精神实体,却并不会表现为固态的形质,而是

2、体现在中华民族的优秀审美创造的结晶体中,如文学、绘画、书法、音乐、建筑、园林等领域,使中国的文学艺术彰显出与西方的文学艺术迥然有异的独特风貌和发展轨迹。它不仅存在于中华文明的历史之中,而且活跃在当下的中国文学艺术的创造之中,它还将在未来的中华民族的艺术创造和审美生活中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  中华美学精神的命题,立足于中华文化的高度,在与西方美学精神的参照中显示出其独特的气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中华美学精神固然贯穿于中国人审美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最为典型、也最有形式感的当在文学艺术之中。本文尝试从主体感受所领悟到的中华美学精神

3、外显的几个特质加以分析。  章节一  中国哲学传统中最根本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哲学观念,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整体思维,使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具有普遍性的感兴创造思想和宇宙生命感。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人最为基本的宇宙观,与西方的主管二分有明显的不同。中国的哲学传统,从先秦时期开始,直至明清时期,天人合一都是最基本、最核心的世界观、宇宙观。无论是儒家学说,抑或道家学说,还是后来的理学、心学等哲学思潮,在天人关系上的基本看法是一致的。儒家所讲的仁爱,就包括着对自然万物的珍爱与关怀,如孔子所说的仁者乐山,知者乐水,仁知之士之所以乐山乐水,首

4、先在其能爱。不爱如何能谈得上乐?孟子所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蒙培元先生指出:儒家仁学的最高成就,就是万物一体思想。所谓万物一体的物',不仅指社会事物,而且指自然界的事物。所谓一体,就是将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如同人的身体一样,每一物都有自己的地位与作用,有一物不能遂其生、顺其性,就如同自己身体受到伤害一样。这种普遍的宇宙关怀,是仁的最高成果。  [1](p50)道家则更为明确地提出道法自然、人与天一的命题,为天人合一思想奉献了独特的内涵。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同时,又提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

5、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2](p163)老子的基本态度是,人应遵循自然法则而善待万物,使万物各得其所,各遂其生。庄子认为,人与自然界处在生命的有机统一体中,他说: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3]  北宋着名思想家张载则正式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他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也。[4](p65)同时,张载还提出民我同胞,物吾与也[4](p62)的思想。着名理学家程颢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5](p15)仁者浑然与物同体[5](

6、p16)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是不胜枚举的。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哲学传统中最为基本的世界观和宇宙观。这种天人合一的基本观念,给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带来的是非常普遍的感兴论的审美观。兴本来是诗之六义之一,在中国诗歌发展历程中成为具有普遍性的文学艺术创作观念。感物也是感兴论的基本内容。感兴就是诗人(或艺术家)受到外物触发而兴发审美情感,也就是感于物而兴.关于兴,有不同的解释,如郑众所说的兴者,托事于物,有朱熹的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有宋人李仲蒙所说的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笔者认为恰恰是并不特别有名的李仲蒙对兴的界定是最符合感兴的特质的。

7、感兴是人与自然的感通,也即产生于天地与我为一、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在中国的文学艺术创作观念中,审美的艺术创造,总是与造化万物相通,如《礼记乐记》所说:凡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6](p260)陆机《文赋》中所说的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7](p20)刘勰也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8](p65)都是说诗的创作缘起在于人心之感于物而兴情。在画论领域,姚最提出了心师造化论,也即以造化为师;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应目会心;王

8、微在《叙画》中所说的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虽有金石之乐,珪璋之琛,岂能仿佛之哉!披图按牒,效异山海.[9](p16)这种感兴论的审美观念在中国的艺术理论中是相当普遍的。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感兴理论,与西方美学思想中的灵感学说颇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