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建设的几个管理问题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建设的几个管理问题

ID:10318141

大小:6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6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建设的几个管理问题  _第1页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建设的几个管理问题  _第2页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建设的几个管理问题  _第3页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建设的几个管理问题  _第4页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建设的几个管理问题  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建设的几个管理问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建设的几个管理问题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置博士点十余年来,在各方面取得令人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基础不够扎实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博士点管理方面分析了培养目标和学生培养定位、各博士点的交流沟通体制与机制的建构以及博士点建设的内部管理等方面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原属于法学门类的政治学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现今已提升为法学门类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设置博士点以来,经过十

2、余年的努力,在学科体系建设、课程建设、理论研究、学术队伍培育以及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取得了令人刮目的成绩。特别是在专业点布局方面,经过2005年新一轮的努力,基本实现了全国(除西藏、宁夏等少数自治区和港、澳、台)“大覆盖”。仅以这一次审批和增列的博士点来看,全国有21所高校和党校、军校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有70个单位(其中有相当院校已获得原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现按新的一级学科属下的新二级学科申报博士学位授予权)增列了共8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此外,还有72个院校(其中也有套叠)增列了一级学科硕士点,有189所院校(不含十余所军校

3、和省级党校)设置了共30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些高校一下子增列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增列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的院校则是常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专业点建设真可谓“大扩军”,实现了超常式发展。然而,在这种发展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界的同仁却表现出从未有过的沉稳和冷静,大家既看到学科发展面临着最佳的发展机遇,也意识到由于发展过快而使得学科在不少基础因素方面不够扎实的问题。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科健康发展,人们自然要回顾和总结以往学科建设的经验,也会反思这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想,无论是总结经验还是检点问题,都是反思精神的具体体现,

4、其目的性是一致的。我在这里仅就学科博士点建设过程中我所认为存在的一些管理(即非学科体系和理论研究)问题谈一些想法,议论挂一漏万,但至少是自己在投身博士点建设中所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也有几年来学界同行交流得出的想法。也许这些思考的东西对新设置博士点的同行们有所帮助,使得他们能够未雨绸缪,把博士点建设得比我们一些先行者要好,对学科发展有更大的推动力,或者至少能够避免我们曾经有过的一些失误。一、关于培养目标和学生培养定位问题1993年3月在福建师大召开的全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工作会议上,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滕藤同志在讲话中对培养目标问

5、题有专门的说明,他认为:第一,要从整个社会需要的角度看培养目标,而不能仅仅从高校需要出发;第二,要培养应用型的意识形态人才;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倾向不要太强,专业课不要太多,要强调基础,如马列理论基础、人文科学的一些基础学科等。不要把专业搞得过窄,要强调通才。阳寸间已经过去十多年了,我认为他的讲话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并且与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势相一致,到今天看来依然对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培养目标在原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语境下一直是比较清楚的,除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养、能力素养之外,就是为高校和社会各部门培养能够从事思

6、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学生的社会适应面应该是很广的。到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的各二级学科的培养目标也很明确,即除政治、业务方面的素质外,所培养的学生要适应整个社会的需要,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而不仅仅为了满足高校自身的需要。然而,在1997年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学科合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后的一个时段中,我们曾经对培养目标中的学生适应性问题有过不同的理解。这种不同理解的影响到今天也不能说完全消除,或许会影响到今天我们对新学

7、科培养目标的认真贯彻。出于对学科名称进行“简称”或通俗称呼的需要,一段时间中人们习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简称为“两课”专业。毫无疑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必须培养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需要的科研和师资力量,同时,这一专业一定要为社会培养大量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善于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宣传工作的才。这是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专业如果仅仅为高校自己培养师资力量,会出现以下情况:首先,毕业生供大于求,高校根本无法容纳众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

8、教育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况且现今各高校纷纷提高录用教师的学历与学位的“门槛”,几乎是有博士学位者才有资格接受录用单位的挑选。许多硕士毕业生必须到社会各行各业中求职。在这种情况下,对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知识要求与能力训练就不能局限在“两课”之内。其次,按照“两课”(现在改称“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思维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