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整合比较”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运用“整合比较”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ID:10319674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运用“整合比较”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_第1页
运用“整合比较”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_第2页
运用“整合比较”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_第3页
运用“整合比较”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_第4页
资源描述:

《运用“整合比较”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运用“整合比较”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摘要:提高古诗词的阅读与鉴赏能力,是初中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一大难点。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认为运用整合、比较的方法实施教学,效果不错。特别是在九年级复习阶段,运用“整合比较”法来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古诗词;阅读;鉴赏;整合比较诗歌是文学作品中的精华。我国是诗的国度,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秀诗歌,它们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沃土,是滋养中华文化艺术的源泉,也是继承和发扬祖国语言文字的坚强基石。  阅读古诗词,领会其中深意,如面对良师益友,聆听教诲,感受熏陶,又如在艺术花海之中

2、徜徉,享受艺术奇葩的芬芳,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陶醉,汲取思想和文化的营养。正因如此,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扩增了古诗词入选教材的比例,初步统计初中六册课本共收录古诗词89首。大量古诗入选教材,对加强中小学生的中华传统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诗歌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它非常讲究格律字韵。文字就受到格律字韵的限制,语言比较简洁凝练,内容却比较丰富。有悲欢离合的情感,有壮志未酬的豪情,有人生感悟的生活哲理等。而初中学生知识层次有限,阅读理解水平能力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它成了初中阶

3、段古诗词教学的关键。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主要强调吟咏、背诵。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实有些言过其实,夸大了吟咏、背诵的作用,顺理成章地成为语文教学中强迫学生“囫囵吞枣”式地背诵诗歌的理论根据,这种不求甚解的机械记忆式吟咏、背诵诗歌的理论根据,这种不求甚解的机械记忆式吟咏、背诵十分枯燥乏味,它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且抹杀了初中学生故有的联想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此,笔者认为在古诗词教学之中,特别是在九年级复习阶段,应该重视用“整合比较”的方法来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提高复习效果,可谓“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欣赏。  所谓整合比较,

4、就是将两项或多项事物进行整理对照,揭示其间区别与联系的规律的科学方法。整合比较的基本途径是: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整合比较的方法很多,关键在教师怎样把握好教学目的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寻找整合比较的支撑点,具体怎样整合,比较什么,得到什么,应视教学内容而定。  一、同一内容,通过不同作者作品的比较,提高学生理解作者异曲同工之妙的能力  送行告别是人们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作为诗人,在送别时,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在诗中或抒情、或祝愿、或劝慰、或共勉,种种离愁别绪尽凝诗中。  1.异中求同——貌离神合,提高学生理解作者异曲同工之妙  例如:(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

5、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是两幅翘首凝望图。朋友离别,没有千言万语,千叮万嘱。只是长久伫立,翘首凝望,直到朋友消失得无影无踪。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尽在默默无言、翘首凝望之中。不同的作者,在感情表达方式上,竟有如此惊人的相似之处,真是异曲同工之妙。  2.同中求异——大相径庭,提高学生理解作者表达感情因环境和对象不同而产生差异的能力  又如(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4)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劝君更尽

6、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六位诗人面对分别,表达情感的方法却不尽相同。送别诗主题看似单纯,其实并不然,因为送别的对象不同,有朋友,有亲戚,有情人,即使是朋友,多层多面,也有分别:有官友,学友,道友,诗文琴棋书画友。汪伦是李白的平民好友,诗人用浅显对比和夸张,淋漓尽致地尽抒情怀;王孙是贵族子弟,是作者的学友,作者用拟人手法,比较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

7、感情;元二是作者的官友,此次分别前途未卜,作者对友人的感情寓于对友人前途和生活的牵挂之中;董大是作者高适的琴友,杜少府是作者王维的官友。面对分别,同将一切感情寄托于安慰共勉的语句之中,但前者着重体现对友人高超琴艺的赞赏,而后者着重体现自己博大的胸襟,为后人所传诵。而李商隐送别的情人,诗中表达人间相思之苦,更是千古爱情的绝唱。可见,送别诗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各个层面人物的不同生活命运和世态人情。通过比较,对于提高学生认识历史、提高思想和文学修养有一定的意义。二、不同题目,同一题材,表现同一主题的比较,由此及彼,提高学生的阅读归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