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的论文

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的论文

ID:10320354

大小:5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的论文_第1页
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的论文_第2页
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的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的论文纳米材料的小孔径效应和表面效应与化学电源中的活性材料非常相关,作为电极的活性材料纳米化后,表面增大,电流密度会降低,极化减小,导致电容量增大,从而具有更良好的电化学活性。特别是最富特征的一维纳米材料———纳米碳管在作为新型贮锂材料、电化学贮能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因而开辟了全新的科学研究领域。1 碱性锌锰电池材料11 纳米级γ-mno2  夏熙等利用溶胶凝胶法、微乳法、低热固相反应法合成制得纳米级γmno2用作碱锰电池正极材料。发现纯度不佳,但与emd以最佳配比混合,可大大提高第2电子当量的放电

2、容量,也就是可出现混配效应。若制得的纳米γmno2纯度高时,本身的放电容量即优于emd。12 掺bi改性纳米mno2  夏熙等通过加入bi2o3合成得到改性mno2,采用纳米级和微米级改性掺bimno2混配的方法,放电容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存在一个最佳配比。通过掺bi在充放电过程中形成一系列不同价态的bimn复合物的共还原和共氧化,有效抑制mn3o4的生成,可极大地改善电极的可充性。13 纳米级α-mno2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不含杂质阳离子的纳米αmno2,粒径小于50nm,其电化学活性较高,放电容量比常规粒径emd更大,尤其适于重负荷放电,表现

3、出良好的去极化性能,具有一定的开发和应用潜力。14 纳米级zno  碱锰电池中的电液要加入少量的zno,以抑制锌负极在电液中的自放电。.zno在电液中的分散越均匀,越有利于控制自放电。纳米zno在我国已应用于医药等方面。由于碱锰电池朝着无汞化发展,采用纳米zno是可选择的方法之一。应用的关键是要注意纳米zno材料的表面改性问题。15 纳米级in2o3in2o3是碱锰电池的无机代汞缓蚀剂的选择之一,目前已开发并生产出无汞碱锰电池用高纯纳米in2o3,该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分散性好,缓蚀效果更佳的特点,应用于无汞碱锰电池具有良好的抑制气体产生的作用。2 

4、在mh/ni电池中的应用21 纳米级ni(oh)2  周震等人用沉淀转化法制备了纳米级ni(oh)2,并发现纳米级ni(oh)2比微米级ni(oh)2具有更高的电化学反应可逆性和更快速的活化能力。采用该材料制作的电极在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中极化较小,充电效率高,活性物质利用更充分,而且显示出放电电位较高的特点。赵力等人用微乳液法制备纳米βni(oh)2,粒径为40~70nm。该方法较易控制纳米颗粒粒径大小,并且所制得的纳米材料呈球型或椭球形,适用于某些对颗粒状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如作为氢氧化镍电极的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掺杂,可使ni(oh)2的利用率显著提

5、高,尤其当放电电流较大时,利用率可提高12%。22 纳米晶贮氢合金  陈朝晖等利用电弧熔炼高能球磨法制备出纳米晶lani5[6],平均粒径约20nm,采用该材料制备的电极与粗晶lani5制备的电极相比,具有相当的放电容量,更好的活化特性,但其循环寿命较短。3 锂离子电池材料31 阴极材料———纳米licoo2  夏熙等用凝胶法制备的纳米licoo2,放电容量为103mah/g,充电容量为109mah/g,长平台在39v处,有明显提高放电平台的效果,循环稳定性也大为提高,但未见有混配效应。低热固相反应法合成纳米licoo2,发现了混配效应:以一定比例与

6、常规licoo2进行混配,做成电池测试,充电容量可达132mah/g,放电容量为125mah/g,放电平台在39v,由于纳米颗粒增大了比表面积,令li+更易嵌入和脱出,削弱了极化现象,循环性能比常规licoo2明显提高,显示出较好的性能。32 纳米阳极材料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碳纳米管和其它纳米材料”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制得的碳纳米管层间距离为034nm,略大于石墨的层间距0335nm,这有利于li+的嵌入和脱出,它特殊的圆筒状构型不仅可使li+从外壁和内壁两方面嵌入,而且可防止因溶剂化li+的嵌入引起石墨层剥离而造成负极材料的损

7、坏。实验表明,用该材料作为添加剂或单独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均可显著提高负极材料的嵌li+容量和稳定性。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用有机物催化热解法制备出单壁纳米碳管和多壁纳米碳管。他们的研究表明用纳米碳管作为电极,比容量可达到1100mah/g,且循环性能稳定。香港科技大学用多孔的沸石晶体作载体,首次成功研制出尺寸最小,全球最细且排列规整的04nm单壁纳米碳管,继而又发现在超导温度15℃以下呈现出特殊的一维超导特性。4电容器材料  由可充电电池和电容器共同组合的复合电源系统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特别是环保电动汽车研究的兴起,这种复合电源系统可在汽车启

8、动、爬坡、刹车时提供大功率电源,因而可以降低电动车辆对蓄电池大功率放电的限制要求,大大延长蓄电池循环使用寿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