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式教学的论文

浅谈探究式教学的论文

ID:10321415

大小:4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6

浅谈探究式教学的论文_第1页
浅谈探究式教学的论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探究式教学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探究式教学的论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点,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而以此为背景的课堂教学便可称之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生物探究式课堂教学如何实施?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尝试与思考:1探究式教学的含义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质疑、自由探讨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2生物探

2、究式教学的实施步骤2.1创设探究的情境学生的学习愿望可以在一定的情境中触发。探究情境的创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还能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减数分裂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人的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为46条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愿望,在了解到有丝分裂过程及实质的基础上,学生会自己分析减数分裂的过程,初步归纳出减数分裂的实质。以问题创设情境。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触发点,是开启科学大门的密钥。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现代教学论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

3、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就不会深入思考,那么学习只能是肤浅的。所以,应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根据教学内容,围绕主题,遵循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兴趣的原则,通过选用实物、模型、挂图、实验、电教媒体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在学生的心里产生求知欲望。在教学中以科学发现的成功经历创设情境。例如:光合作用的发现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努力,每一位科学家的选材、实验设计、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都值得探究,通过探究科学家们的研究过程,不仅能了解到科学研究

4、的一般方法,领悟到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精神,还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2.2让学生体验不同类型的探究过程,掌握一般方法中学生的探究方式主要有阅读探究和实验探究。教材上可供阅读探究的内容很多,有具体事例介绍、图表、科学发现史等等。对于不同内容其探究的方法也有区别:对表格要仔细分析所列项目、数据,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揭示其反映的问题实质。如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及其含量与地壳中元素的种类及含量的对比,能反映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对曲线要分析其坐标的含义及曲线的变化趋势,如酶的催化效率与温度、酸碱度的关系。对于实验探究,要首先介

5、绍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然后通过具体的探究实验来体验探究过程。例如,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无论哪种探究方式,都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尽可能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加知识,在“探究”中创新。2.3及时点拨,激励评价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探究情况,教师应及时点拨、归纳、概括探究要点、梳理知识、构建网络,并要求学生运用探究获得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学生可以自评、互评,也可以大家

6、总结,教师补充,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指明方向。3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3.1适用性探究式教学要从知识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把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切勿所有知识都用探究式来进行教学。我们强调课堂教学要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机会,并不是要否定知识传授的独特作用。接受式学习模式运用得好,可以使学生学习知识更加主动、有效。3.2目的性探究性教学要有明确的知识、能力和思想等方面的目标,并且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探究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应多样化、灵活化,不被固定的程序或模式所限制。如果只懂得要“开放”和“自主”,让学

7、生完全独立学习,其结果就会导致无序化状态的出现。3.3要注意学生探究学习的质量在探究性教学中,既要关注探究的过程和步骤,更要注意探究学习的质量,不仅要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更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领悟探究学习的重要性。总之,通过探究性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更要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快乐,在与他人交往与合作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学生通过多方面收集资料,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实践证明,探究性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8、力,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