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在情报获取中的应用

高科技在情报获取中的应用

ID:10322709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高科技在情报获取中的应用  _第1页
高科技在情报获取中的应用  _第2页
高科技在情报获取中的应用  _第3页
高科技在情报获取中的应用  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科技在情报获取中的应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科技在情报获取中的应用高科技广泛应用于获取军事情报,现将空间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在情报获取中的应用介绍如下,希望大家读后能够有所启迪。  1.空间科学技术在情报获取中的应用  1.1飞机    (1)无人驾驶飞机    军事科学家预言,到21世纪初,世界无人驾驶飞机将达到2.3万多架。这种特殊的飞行器,将在未来战争中大显身手。1991年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的无人驾驶飞机有美国的“短毛猎犬”、“敢死蜂”,英国的“不死鸟”,法国的“玛尔特”,以色列的“先锋”等均成功地发挥了战场侦察、火炮发射和电子对抗等任务。多国部队将这些无人驾驶飞机侦察同有人驾驶

2、飞机侦察、卫星侦察和地面侦察组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主体侦察网,为作战行动有效地提供了大量的战场情报。  (2)有人驾驶飞机  1986年初,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空军正在研制一种时速为6725公里的侦察机,这使人立即联想到至今未被证实的神秘的“曙光”侦察机研究项目。1984年,美国国防部在准备国防预算文本时,由于疏忽,泄露了一个被称为“曙光”的项目。该系列三个项目的另外两个是SR-71和U-2。于是由此开始,“曙光”就和数倍于音速的侦察机联系在一起。继U-2间谍机基本停用和1990年SR-71高空侦察机退出现役后,“曙光”侦察机项目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3、 “曙光”自1989年首飞以来,一直在美国和英国之间进行秘密飞行试验。它从美国西部起飞,经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在那里经空中加油后,飞往英国苏格兰的马克里尼什空军基地,然后在夜间返回美国的帕姆代尔空军基地。“曙光”的出现,进一步说明了有人战略侦察机的独特作用,仍然是值得重视的。  (3)航天飞机  自从1981年4月12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飞面功到1992年5月8日新造的“奋进”号航天飞机首次升空执行长达9天的飞行任务以来,美国航天飞机总共执行了47次任务。由于航天飞机这种载人航天器具有从发射架上垂直起飞上天和在机场跑道上水平返航着陆的特点,能多次使用(

4、按设计要求,每架航天飞机能安全使用100次),因而能执行多种多样难于在地球上完成的微重力(接近失重)环境下的载人太空探索、地球观测与科研开发等任务。  美国三军在1991年11月24日发射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通过航天员实际验证了利用航天飞机从事有人太空侦察的能力。在这次侦察试验中,航天员主要使用一部小型长焦距并具有折叠式望远镜头的“尼康”相机从事军事照相侦察,还有一套配套的定时系统以精确测定目标位置。这种“尼康”1000毫米长焦镜头相机不采用常规的胶卷成像方法,而采用更先进的数字式电子成像光盘。相机抽拍摄的图像,可以立即在录像机上播放出来,以供观察,也可

5、将图像信息传送到地面站播放。对地物图像的分辨率可达9~12米。1991年11月26日下午“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飞经中途岛时,航天员根据现场摄录图像能向中途岛观测人员准确描述中途岛上的辅助跑道以及该不北侧的一个机床的位置,并能求出机场上有多少贮油罐和贮水箱,还可知机场上是否停放着飞机。在试验中,航天员可用加密的超高频(UHF)电台直接与地面指挥人员保持实时通信联系,核查侦察结果;也可经由“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或海军的“舰队通信卫星”与更远距离外的地面站或海军舰船上的指挥人员以加密话音数据形式直接通信联络。  其他太空侦察试验项目包括如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识别海军舰

6、船或民用船只的类型,飞机的机种;数出港口内的船舶数目;估测海军舰船在某一区域内的调动情况;根据地面尘土飞扬现象判断战场上卡车、装甲车和坦克的调动情况并数出各种车辆的数量以及其行进的方向等。  1.2卫星  (1)间谍侦察卫星  “大鸟”侦察卫星是一种高性能的间谍侦察工具,所拍摄的照片上可以清楚地分辨出地面的人、商店招牌和车辆等。“大鸟”卫星还具有变轨能力,即当需要的时候,可以临时控制它作变轨动作,离开原来的固定运行轨道,到“热点”地区上空进行侦察活动。这种侦察卫星为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了大量准确的情报,为美国的军事战略决策立下了汗马功劳。如美国间用它查清了前苏联导

7、弹地下发射井的位置和数量,以及地下激光武器实验室的细节部分。又如本世纪化七、八十年代第4次中东战争时期,在以色列方面非常不利的情况下,由于美国卫星发现了埃及军队,从而促在了以军成功地偷渡大苦湖,袭击埃军后方,使战局的态势迅速向有利于以军方面转化;再如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中,美国的照相侦察卫星看到阿根廷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正在往南极安全海域避难,便立即告知英国军队。英军的报请战时内阁批准后,下令在该海域附近执行任务的潜艇立即发射一枚鱼雷将其击沉。但是,这种回收型卫星获取情报的方法费时费力,周期长,达不到作战的高时效要求,因此后来出现了新的外号叫“销眼”的

8、照相侦察卫星。  (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