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缺失对贵州旅游业模式的影响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缺失对贵州旅游业模式的影响

ID:10322747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缺失对贵州旅游业模式的影响  _第1页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缺失对贵州旅游业模式的影响  _第2页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缺失对贵州旅游业模式的影响  _第3页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缺失对贵州旅游业模式的影响  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缺失对贵州旅游业模式的影响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缺失对贵州旅游业模式的影响论文关键词: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论文摘要:本文在给出旅游业发展模式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模式指导下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指出了发展模式的缺失,最后对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评价与分析。    一、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含义    模式,即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其实,模式就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它是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在一定的抽象、简化、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性;它是作为中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客体,构建新型客体的一种科学方法,是解决某

2、个问题的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而旅游发展模式,则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式。具有概括性、阶段性、相对稳定性和特指性4个特征。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应该采取何种“发展”的形式与方法,沿着怎样的路径来实现旅游业的全面进步,如何才能有效地组织和配置现有的各种旅游产业要素,实现既定的旅游发展目标。    二、现有发展模式指导下的中国旅游业    无论是资源、市场,还是政府导向,现有的发展模式由于其自身的缺陷,注定了在其指导下的中国旅游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种种问题。  (1)供需矛盾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一触即发  一方面,供给日

3、趋紧缩,能够被利用的旅游资源似乎越来越少,更严重的是一些地方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粗放的开发模式所带来的破坏性后果,使得本就“稀缺”的旅游资源更是“捉襟见肘”。  另一方面,需求则呈现出无限增长的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势必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大众旅游的队伍中来。据统计,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出游人次率为100.5%,国内旅游出游人数为3.51亿人次。大量的人流无疑会为承载力有限的旅游地带来沉重的负担。  (2)单纯地追求接待人数的增加,忽视消费结构的改善  为了提高人均消费水平而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新项

4、目,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游客增加,但是人均花费没有明显的增长,反倒是由于人数的猛增给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整个目的地的感知形象。  (3)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有限资源的严重浪费  旅游地的粗放式管理和旅游建设的病态膨胀,迅速破坏了旅游环境,降低了旅游质量。表面上人山人海,实质上是经济效益低下,社会总成本增加。加上各地旅游业发展还存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现象,重复建设不能避免,从而造成了更大的资源浪费。    三、现有模式的缺失    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应归于现有旅游发展模式本身的缺失,具体表现在:  (

5、1)发展上无“上限”制约  这里的“上限”并非一个明确的指标,只是代表一种“合理的度”,以及为了维持这种“度”所必须的强力保障制度。一方面对于中国的旅游业而言,由于先天不足和赶超心态的存在,其发展的“上限”一直是一个可以被忽略的概念,似乎一天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准,一切要求我们放慢脚步的因素都可以视而不见。另一方而,受到旅游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的旅游业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外部投资作为主要拉动力,对市场的估计又总是乐观有余,严谨不足。因此面对多变的市场需求,无“上限”制约的旅游开发模式便陷入了盲目且冒进的局面,造成了旅游开发中“时间上的急功

6、近利主义”,即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数量上的最大化,从而引发了供需矛盾的进一步激化。由此可见,要转变旅游发展模式,首先要确立对旅游投资起到制约和指导作用的评估体制,设立“上限”。  (2)价值体系的失衡  任何一个系统,都必须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作为其核心,而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价值体系应该是由社会、经济、生态等3个方面的标准共同组成。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然而现实却是,在旅游开发和经营中对经济效益过分倚重。相当一部分贫困地区都将旅游看成经济复苏的“稻草”,而另外两个更能体现“和谐”,“可持续”理念的标准,由于对现实行动的制约性小,对实际决策的指

7、导性也就明显不足。一个由失衡的价值体系指导下的模式缺乏对长远利益的考虑,无法依靠系统本身的力量有力地制止短视盲目的开发行为。  (3)资源配置的低效  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但是旅游资源是一种“共享性”的消费资源,在一定范围内,其供给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缺乏有效的成本约束容易导致对资源的消费过度。大部分地区现有的资源配置上的低效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只重“开源”,忽视“节流”;二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盲目冒进而创意不足,经常会出现若干具有市场卖点的新项目引来群起效尤的跟风现象。由于在开发过程中无视市场容量、生态制约性和环境的承受力,所以就出现了

8、新开发的旅游项目市场收益为零甚至为负的市场结果;三是对于手握“资源配置权”的政府是否是按照资源的比较优势来进行投资,目前尚无可以对之进行评估和监督的机构或法规。换之,就是没有主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