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新进展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新进展

ID:10323005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新进展  _第1页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新进展  _第2页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新进展  _第3页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新进展  _第4页
资源描述: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新进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新进展过敏性疾病是指由变态反应机制引起的疾病。变态反应又称超敏反应,是免疫机体再次接触相同变应原时发生的反应过渡剧烈而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伤的病理性免疫反应。研究表明,过敏性疾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有20-30%以上的人群患过敏性疾病,涉及临床各科。如内科:支气管哮喘、变异性咳嗽、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结缔组织病、肾小球肾炎、偏头痛;外科:移植排异反应;耳鼻喉科: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渗出性中耳炎、美尼尔病;妇产科:新生儿容血症、某些习惯性流产;眼科:过敏性结膜炎、交感性眼炎;口腔科:复发性口疮;皮肤

2、科:约50%以上的疾病为过敏性疾病。另外,输血反应、药物过敏、过敏性休克等是任何临床医务人员均有可能遇到的问题[1]。要想控制和预防过敏性疾病最明智的方法是不接触过敏原或减少过敏原与增加耐受性。1发病机理变态反应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些机理还不十分清楚,但任何一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有过敏原存在;第二要有致敏机体;第三要有上述两者密切接触,三者缺一不可[2]。1.1过敏原的刺激过敏原物质刺激是诱导机体产生变态反应的先决条件,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也叫过敏原。变应原种类繁多,它们可以是完全抗原,如异种动物血清

3、,异体组织细胞、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植物花粉和动物毛皮等,也可以是半抗原,如青霉素、磺胺等药物以及染料、生漆和多糖等低分子物质。此外,还包括那些由于受微生物感染、电离幅射、烧伤等生物理化因素影响而使结构或组成发生改变的自身组织抗原和那些由于外伤或感染而释放的隐蔽的自身抗原[3]。1.2机体的反应性过敏原可以引起变态反应,但并非对人群中每一位个体均能起过敏的作用。实事上,接触相同的过敏原后,只有少数人发生过敏反应。所以说:“发生过敏反应一方面取决于过敏原物质的刺激(外因);另一方面又取决于机体的反应性(内因)。”如进食动物蛋

4、白,吸入植物花粉或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通常不发生过敏反应,但对少数人而言,情况完全不同,由于他们对上述物质高度敏感,而发生过敏反应。通常临床将这些人称为过敏体质的人[4]。家谱调查分析表明,过敏体质具有遗传倾向,父母双方都是过敏体质所生子女遗传过敏体质约占70-80%;父母单方是过敏体质所生子女遗传过敏体质约占50%。1.3Ⅰ型变态反应是怎样发生的,可引起哪些疾病过敏体质者首先接触过敏原(抗原)如药物、粉尘等后,体内产生大量的IgE抗体(反应素),这种亲细胞性抗体与体内的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相结合,使机体致敏。当再次接

5、触过敏原时,则过敏原与细胞上的IgE抗体相结合,并损伤该类细胞,使其释放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质,如组织胺、血清素、缓激肽及慢反应物质等,引起小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及腺体分泌增多。按变态反应所发生的部位不同,临床上可引起不同的疾病。若发生在皮肤粘膜处,则引起荨麻疹和各种皮炎;在呼吸道则引起咽喉部及声带充血水肿、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在消化道则引起过敏性胃肠炎;在全身小血管则引起过敏性休克[5-7]。2检出过敏原,避免使用或接触有的过敏原,如食品和药物等容易寻找确定,也容易避免使用,有些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也能检出,但难避免再

6、次接触[8]。检测的方法有:2.1过敏原体内/体外检查法皮内试验、点刺法、斑贴试验、激发试验(结膜试验、鼻粘膜试验、支气管试验、食物激发试验、药物激发试验);缺点损伤性、有一定的危险,不可能检测到所有过敏原。体外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缺点要抽血,检测价格昂贵。2.2生物共振过敏原检定运用物质波理论,根据各种过敏原与人体多次接触,会产生生物和物理印痕,即有过敏原的生物共振波,从体外测得明确过敏原约400多种,仪器投资几十万。2.3高通量平行检测芯片德国的过敏原高通量平行检测芯片(POLYCHECK),用血清样本测定,用蛋白质微阵列晶片可以

7、同时分析和检验各类特异性过敏原蛋白。目前,还没有应用到临床[7]。3防治措施过敏性疾病反复发作,年复一年的迁延反应,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防治亦应从过敏原和机体免疫状态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尽可能找出过敏原,使敏感者避免与其接触。另一方面可针对过敏反应发生发展的过程,通过切断或干扰其中某些环节,达到防治的目的[9]。3.1除尘、除螨尘的成分多种,有人体脱落的毛发、体屑、动物的皮屑、皮毛、唾液飞沫、粪便、蝇、蟑螂等一些小昆虫的粪便和尸体碎片、真菌、病毒、微生物、多种丝、棉、毛织品纤维及合成纤维、泥土、尘螨、1g室尘最多有数千只螨;螨怕

8、热,高于55℃可杀死尘螨,低于10℃不能存活[7],可用开水烫,经常檫洗家具,勤洗衣被、勤晒被褥和床垫,保持室内干燥和清洁,减少杂物堆积,不睡席梦思床,不使用地毯,不玩填充物玩具。3.2除真菌保持室内清洁、干燥、通风,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