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物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生物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ID:10335687

大小:6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6

关于生物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_第1页
关于生物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_第2页
关于生物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_第3页
关于生物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_第4页
关于生物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生物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生物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摘要:如何看待生物课程作为实验学科的定位,如何看待生物教学中的目的论和拟人说,如何理解生物教学的科学性具有相对性,以及如何理解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生物教学中凸显的几个问题,对此进行分析讨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教学,理解新课程理念。关键词:中学生物教育;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思考一、关于中学生物作为实验学科的定位(一)问题的提出“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这句话已经被我们沿用了几十年,似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合理性。但事实上,生物科学实验在中学生物的课程内容或教学时数中所占比重都不很大(不到30%),那

2、何以称之为“实验(性)科学”呢?笔者曾对省市级中学生物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进行过调查,结果大多数学员认为,中学生物被冠以“实验科学”名不副实,从实际情况看,中学生物应算做“文科”或“半文半理”的学科。对此我们该如何解释?(二)问题的讨论作为科学的“生物学”与作为课程的“中学生物”是有区别的。生物科学是对客观现实的生命自然界及其规律的逻辑反映,生物课程则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生物科学中选取并重新组织的教学内容,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果说作为科学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还算差强人意的话,那么,作为课程的中学生物只能说是“含有实验的

3、学科”或“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了。首先,“实验”只是生物科学在某一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我们一般将生物学的发展阶段概括为“描述生物学实验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实验生物学与理论生物学并存的时代。正如许多生物学家相信的那样,21世纪将是统一生物学和理论生物学的世纪,系统生物学和理论生物学这样崭新的学科使得生命系统复杂问题的解决出现了可能。[1]比如:北京大学成立了“理论生物学研究中心”,并多次召开了相关的国际研讨会;美国创办有专门的《理论生物学杂志》(JournalofTheoreticalBiology)。理论生物学

4、是依赖等级组织和开放系统等基本理论发展起来的,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发展,理论生物学必将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理论物理学之于物理学一样。其次,科学实验只是生物学研究的多种方法之一。自然科学哲学家威尔逊一贯反对那种认为生物学的进展“只能由实验”取得的观点,认为通过观察和描述获得生物学知识远比通过实验获得的多。生物学史专家E·迈尔则认为,生物科学绝大多数的重要进展是通过引进新概念或改善现有概念而取得的,通过概念发展比经由新事物的发现,更能推进我们对世界的认识。[2](37)随着生物学知识的积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研究生物学的新方

5、法,即计算机模拟。典型的是日本Keio大学学者设计的电子细胞和美国康涅狄格州州立大学学者设计的虚拟细胞,允许生物学实验在这样一个人工环境里运行。生物学家将有可能利用这种新的工具,来研究对于常规实验技术来说过于漫长或复杂的生命过程机制。可见,非实验型的观察、描述、理论推演、计算机模拟等也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接下来,既然作为科学的生物学还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实验科学”,那么作为课程的中学生物又如何呢?笔者虽不赞成教师们的“文科说”,但也对“实验性学科说”产生了怀疑。一般我们习惯于将“认识和使用显微镜”“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制作DNA双

6、螺旋结构模型”之类操作性或观察性实验室活动称为“实验”,这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实验是运用一定手段(仪器、设备等)主动控制、干预研究对象,或控制环境、条件来进行的实践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观察和操作,已经从一般的实践活动中分离出来。所以,笔者认为“实验室活动”与“科学实验”,两者并不等同,应加以区分。如此一来,中学生物课程和教学活动中,真正称得上“科学实验”的并不很多。如果将中学生物定位于“实验性学科”,科学实验就应该成为这个学科最主要的教与学的方式。这恐怕没有太多的人会赞成,因为中学生物毕竟是供学生在学校条件下来获得前人科学积累的。所以,准确地

7、讲,中学生物应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同时还较多地运用了观察、描述、推理和信息等手段的学科。反映在学习方式上,实验、观察、模拟制作、阅读、讨论、游戏、思辨、资料分析以及接受性的听课等都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二、关于生物教学中的目的论与拟人说(一)问题的提出教学案例一:某教师播放了“马蜂和织布鸟的友谊”教学录像片段后,总结道:“看来,没有织布鸟的报警,黑熊的阴谋就会得逞,其实,织布鸟把窝做在马蜂窝边也是为了防止调皮的猴子来捣鸟窝,丧了自己的性命。生物界这种有趣的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还多得很呢!”教学案例二:在讲到鱼对水中生活的适应时,有教师做了这样的解

8、释:“为了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鲫鱼的身体长成左右侧扁,活像一把织布的梭,体表还覆盖有鳞片和滑滑的黏液,像涂了一层润滑油似的……”以上是笔者听课时记下的案例片段。在评课时,听课者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