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低碳金融体系的构建

浅议我国低碳金融体系的构建

ID:10336393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浅议我国低碳金融体系的构建_第1页
浅议我国低碳金融体系的构建_第2页
浅议我国低碳金融体系的构建_第3页
浅议我国低碳金融体系的构建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我国低碳金融体系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我国低碳金融体系的构建浅议我国低碳金融体系的构建小编为您整理了我国低碳金融体系的构建,网站内容每天更新,欢迎大家时时关注哦!一、低碳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2l世纪,低碳金融在我同出现并已经开始发展。虽然低碳金融还只停留在低碳产业直接融资、绿色信贷以及碳减排交易等方面的发展,但是可以证实我国政府、金融机构及一些大中型企业已经意识到低碳金融实施的必要性,并已经开始行动。国内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在低碳金融方面发展,但是目前主要以间接金融方式为主。常用的手段有两种:一是对现行的授信结构进行调整,对节能减排企业和项目进行支持。将信贷的额度向节能减排、污染处理等领域倾斜,对高耗

2、能高污染的企业和项目进行适当的控制。兴业银行在2008年6月前融资金高达21.53亿元,支持的节能减排企业和项目已达到69个。一是通过国际合作实现低碳金融。北京银行、兴业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早在2008年就与国际金融公司签署了关于能源效率融资方面的合作协c义,成为我国第一批以国际合作的低碳金融机构。在国内,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对低碳金融体系的构建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截至2008年,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在低碳金融方面的投资已达到6.39亿美元。低碳排放出现了一系列的交易所,影响最大有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上海环境交易所和北京环境交易所等。2009年以来,全国各地相

3、继出现了关于碳排放的交易所,这些交易所得出现推动了我国低碳金融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上海环境交易所和北京环境交易所先后开展了自愿减排的机制。目前我国的碳排放交易依然是以自愿减排为主。以此对市场化交易配额的推出,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二、现阶段我国低碳金融存在的问题。(一)金融机构动力不足。在我国乃至于世界范同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该行业的技术和标准都有待于进一步发展,需要长期的、持续不断的投人大量的资金,而资金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还难以确定。由此导致金融机构的投资和信贷均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加之低碳金融的历史较短,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参考,致使国

4、内的金融机构,甚至连商业银行对低碳金融体系的认识也存在误区,这些金融机构没有专业性的人才,因而对低碳金融的交易规则、业务发展以及风险管理等均缺乏认识,故而在这方面的投资存在疑虑,甚至放弃投资。低碳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其价格机制无法解决低碳经济外部性的问题,导致了其对市场的掌控度相对较低。由于低碳产业多以环保、污染治理和新能源的开发等为发展方向,产业的发展受自然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较为严重。同时又缺乏金融机构的担保、风险补偿以及国家税收减免政策的扶持,这些原因综合导致低碳企业在自身收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进而导致企业融资风险性的增加。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监管

5、及金融机构均没有能力对企业和环境带来的社会成本进行分担。金融机构在看重对企业贷款的收益性、安全性及流动性的同时忽略了低碳企业的社会效用。因而导致低碳产业及低碳项目的运行存在不利的融资环境,导致该产业发展缓慢。(三)相关市场管理不完善。低碳金融体系的构建需要市场管理制度的帮扶,但是在低碳企业的审批和开发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涉及的风险较多,必须由专业的机构进行执行和开发。目前国内缺乏中介机构,国内也没有专业的技术咨询体系来支持金融机构,对投资进行评估、分析和交易风险的防范等。(四)较大地政策风险。低碳金融体系的构建,存在着市场交易的主体无法控制和预期的政

6、策风险。世界各国对《京都议定书》中的部分规定依然存在着争议。目前各国实施的制度也是各自为政,没有一致的标准。低碳金融体系的运作程序也缺乏稳定性,以上所述是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谈邮政金融高端客户的维护策略小编为您整理了邮政金融高端客户的维护策略,网站内容每天更新,欢迎大家时时关注哦!长期以来,国内银行的业务增长和收入增长主要依赖于对公批发业务,个人金融业务的利润贡献度远低于公司业务。但是目前我国有120万个家庭拥有1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这部分客户占中国个人存款总额的50%,为中国银行业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利润。因此,个人高端客户金融业务已成为众商业银行重点发展的对

7、象和激烈争夺的焦点。1邮政金融资产结构配置失衡的原因。据波士顿咨询公司《2006年全球财富报告》,中国已成为全球二十大财富市场之一,而且是全球财富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目前中国内地是亚洲地区第二大财富市场,中国的百万富翁总数更是排名全球第六,中国企业及个人财富成几何级数不断增长。各家商业银行深知拓展高端客户对业务经营的重要意义,纷纷调整攻关策略,加大营销力度,致使高端客户的市场竞争格外激烈。第一,许多私营企业主资金流动十分频繁,机动性较强,无法强制自身把存款转化成长期理财产品进行合理规划;第二,受传统观念影响,绝大多数客户风险偏好较低,加上邮政金融长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