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

浅论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

ID:10344591

大小:5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浅论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_第1页
浅论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_第2页
浅论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_第3页
浅论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_第4页
浅论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国家利益观是对国家利益的根本的、总体的看法,是关于国家利益的内容、价值、途径等方面的根本认知、评价与操作方法。不同的民族、国家、阶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国家利益观。这种国家利益观既是对客观的国家利益的一种能动反映,也受到历史文化传统、国际规范建构等方面的影响。作为战略思维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利益观一旦形成,便会对国家战略的决策和实施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是邓小平在实现、维护和发展中国国家利益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全党的智慧所形成的,是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内容、主体、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根本观点和总体看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以中国人民为本社会主义中

2、国的国家利益最终是中国人民的利益。我国的国体决定了我们的国家利益必然真正体现、切实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邓小平曾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与撒切尔夫人谈到香港问题时说:如果在1997年后还不能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人民就没有信任我们。在谈到中印边界问题时,他对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指出,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你们有人民感情的问题,我们也有人民感情的问题。这些论述表明,邓小平始终把中国人民的意志、需要、愿望、感情,作为国家利益的最

3、终归宿与依据。另一方面,邓小平还强调,要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就必须坚定地捍卫中国的国家利益。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还存在的国际社会中,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仍然存在的现实生活中,要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和权利,就必须坚定地捍卫国家的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邓小平经常把“中华民族”和“国家”这两个概念交替使用,要求把捍卫民族利益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把以民族利益为重的行为看成是维护国家利益的爱国行为。早在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就曾指出,我们共产党认为,没有民族利益就没有了阶级利益,因为国亡了,地主、资本家无出路,工农、小资产阶级也

4、无出路,所以我们始终坚持统一战线,主张各党派、各阶级的密切合作。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新泽西kil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在谈到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时说:“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我们希望国共两党共同完成民族统一,大家都对中华民族作出贡献。”[](p3o~1990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马来西亚郭氏兄弟集团董事长郭鹤年时指出:“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的同胞,还有海外华侨,大家都是中华民族子孙。我们要共同奋斗,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Oly[](P362)邓小平不仅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利益是真正全面地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而且指出,只有真正

5、地爱社会主义中国,才能确实地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二、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综合利益国家利益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是国家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安全利益和外交利益等方面的有机统一体。在这些国家利益中,邓小平从时代主题的变化和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转变中,把国家的经济利益作为国家利益的核心,形成了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全面的国家利益观。首先,发展经济是当代中国国家利益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社会存在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历史的最终决定力量。邓小平针对“文革”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曾反复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中国人民最大的

6、利益、最根本的利益。”“现在要横下if,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就是爆发大规模战争,打仗以后也要继续干,或者重新干。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家才能一步步富强起来,人民生活才能一步步改善”。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把国家的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维护好、发展好。邓小平

7、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利益,集中体现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保持政局稳定,保持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坚持政策的连续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改革。在国际生活中,维护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不断改善我国的国际政治环境,开拓对外政治交往。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精神文明作为中国文化利益的核,是邓小平的又一重要贡献。早在1979年lO月,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第四次代表大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