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论文

简论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论文

ID:10347346

大小:50.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6

简论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论文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简论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论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论文.freel)。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中国的财政分权同西方的联邦主义相比,更加注重分权化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即从制度上约束地方政府的行为,形成地方政府对经济的控制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微妙平衡,也就是说,中国的财政分权达到了维护市场型联邦主义所追求的效果。相对于改革以前的高度集权体制,财政“包干制”给地方政府提供了强烈的财政激励,地方政府必须通过自己的财政努力来实现收支平衡,在这样的制度框架下,地方政府开始真正关心地方经济。但是,学术界对于中国式财政联邦主义观点也存在不同意见。有学者就认为财政“包干制”的形成,意味着中国政府间财

2、政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属于财政联邦制,但是,实际上还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正式从制度上加快了财政联邦制的进程。有学者认为从财政学意义上讲,中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府层级和地方政府系统,目前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已经具备了财政联邦主义制度安排的雏形,不过这种雏形还相当不成熟4。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中国的财政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的财政体制有着诸多不同之处,并提出“事实上的准联邦制”的观点5。有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的财政分权并未形成所谓市场维护型联邦主义,因为中国的财政分权即使有助于经济增长,但却恶化了各级政府在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投入,反而导致居民福利的下降6。有学者通过实证

3、研究得出同样的结论,他们发现在中国,财政竞争导致配置在卫生和教育的公共支出减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明显恶化了当地居民的福利状况。三、转型期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体制特征71.由中央政府主导的财政分权。中国的财政分权是由中央政府为缓解财政压力而推行的分权,我国的地方政府没有财政制度的立法权限,对于财政体制的调整,地方政府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分权的范围、程度都由中央政府根据自身财政状况而调整。财政分权本身具有明显非制度化、不稳定的过渡性特征。这种过渡性特征助长了各级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一方面,中央政府首先是规则制定者,其次才是财政竞争的参与者。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

4、省级政府与县级政府等上下级政府之间形成了不对称的博弈关系。中央政府根据自身财政状况多次调整财政体制,缓解财政困境成为推动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动因。“甩包袱”成了上级政府的常用手法,最终导致了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权、财力与事权严重不匹配的现象;另一方面,作为博弈的另一主体,下级政府面对上级政府的这种行为,也会相应的采取软预算约束,形成倒逼机制,即他们认为中央政府不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袖手旁观,因为长期的地方财政赤字会影响地方经济发展乃至威胁社会稳定,中央政府只能给予补助。因此,在正式的财政制度之外还存在大量的非正式的财政关系,地方政府往往致力于增加游离于正式的财政制度

5、之外的收入,于是“以费代税”、“乱收费”等非法公共融资现象曾一度十分严重。可见,中国的财政分权并未出现市场维护型联邦主义所需要的制度条件。2.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内的财政分权。地方政府之间财政竞争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政治竞争的表现形式。因为地方政府官员既面临着潜在的政治精英的替代压力,也有进一步升迁的激励,在官员委任制的制度条件下,获得党的首肯是地方政府官员的首要目标。在目前国内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重心的大环境下,地方经济的发展成为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所有地方官员都力图促进本地经济的增长以获得升迁的机会,因此,地方官员实际也符合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他们的

6、个人目标体现为追求地方经济最大化的目标,为了达到发展地方经济的目标,必须争取更多的要素,于是政府间财政竞争就进一步展开。周黎安(2002)运用“委托—代理”模型,对1980—1993年间中国大陆28个省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各省的经济绩效与地方官员的升迁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3.在人口流动受限制条件下的财政分权。尽管目前户籍管理制度已开始松动,但是,中国人口流动仍然受到各种限制,通过户籍制度制定的歧视性政策仍然是地方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来自中国国内地方保护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总共八个方面,共42种地方保护的形式与手段中,反馈最多的前五项都是旨在限制劳动要素

7、流动的措施,分别是“当地政府要求企业招工优先考虑本地户口居民”、“外地职员子女在当地入学成本太高”、“外地职员到当地落户解决户口较难”、“因为政府相应职能不完善,难以为外地职员提供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限制技术人员,特别是重要的技术人员流动。”8显然,户籍制度尽管并不是从表面上限制人口流动,但是实质上通过对非常住居民的歧视政策大大限制了外来人口的发展,从而限制了人口的充分流动。人口流动性受到限制的状况影响和制约着地方政府的行为。首先,地方政府更重视资本所有者对公共产品的偏好,忽略普通人口的偏好。目前,各地竞相吸引的是人才和“人财”,即拥有较多人力资本和货币资

8、本的人,而不是普通的人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