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

解析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

ID:10349247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解析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_第1页
解析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_第2页
解析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_第3页
解析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解析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解析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解析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1水产养殖的类型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由半集约化向高度集约化发展,特别是高密度网箱养殖数量增加。集约化水产养殖分为非投饵集约化养殖和投饵集约化养殖2种。1.1非投饵集约化养殖非投饵集约化养殖生态系统常见的有海藻养殖系统、贝类养殖系统等。对于海藻养殖系统,人们只需投入苗种,即可利用太阳能和水体的营养物质生产出经济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水体的营养负荷,但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由于海藻有可能影响到水体的碳酸盐平衡,导致养殖海区局部水域pH值升高。此外,密

2、集的藻体还会阻碍水流、降低海水交换速率。1.2投饵集约化养殖投饵养殖主要有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2种形式。饵料是网箱精养鱼类的主要营养,但无论是以小杂鱼粉碎而加工成的鱼糜还是研制的配合饲料,投喂后都不能被充分利用。未摄食部分和鱼类粪便进入水体,沉积到水体底层,造成了严重的水域环境污染。日本的网箱养殖场固态废物的沉积率为每天5kg/m2。以饵料和鱼苗形式人为输入海水网箱养鱼系统中的N只有27%~28%通过鱼的收获而回收,23%积累于沉积物中。底质中有机物富集的效应之一便是其中的异养有机体耗氧增加,对沉积物进行分解,释放N、P等无机营养物,刺激水生植物和藻类的生长。2

3、水产养殖的废物输出大多数水产养殖,尤其是集约化投饵养殖系统中产生的废物主要是未被摄食的残饵、养殖生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化学药品和治疗剂。广义的废物还包括死亡和濒死的鱼以及逃逸的鱼、病原体等。2.1未食的饲料无论是精养还是半精养网箱养鱼都需要投喂饲料,而投喂的饲料总有一部分不能为网箱养殖的鱼类所食。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①饲料可能投喂得太多;②投喂的方式不当;③干饲料中有一部分物质呈粉状,投喂后或被风吹走,或溶于水中;④一些野杂鱼在网箱内直接摄食饲料。对未食饲料的量目前几乎没有直接的研究,部分原因是难以区别收集到的残饵和粪便。一些研究者对池塘和网箱养殖鲑鳟鱼类的残

4、饵量作过估计,但所得结果差别较大,未食饲料可少至1%,多达30%。造成如此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养殖方式和饲料类型的。由于干饲料中粉状物质所占的比例较小,一般只有1.0%~3.7%,说明网箱养鱼未食饲料所占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问题。林永泰等在黑龙滩水库网箱养鱼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中,测定出饵料TN含量为5.219%、TP为1.43%,投入的饵料中有TN131.2t、TP35.9t。而从饵料中进入水体的TN为96.27t、TP为34.04t,分别占饵料TN和TP的73.38%和94.81%。可见未食的饵料对水环境的影响很大。2.2排粪和排泄鱼类摄食的饲料中未被消

5、化的部分连同肠道内的粘液、脱落的细胞和细菌作为粪便排出,消化的部分被吸收和代谢,所吸收的营养物中有一部分作为氨和尿素被排泄。鱼类的排粪量可通过研究饲料的消化率来计算。鱼类的消化率随食物种类不同而差别很大。Winberg认为杂食性鱼类的消化率约为80%。植物食性和碎屑食性鱼类,由于饵料中纤维和灰分的含量高,其消化率一般低于80%。肉食性鱼类的饵料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其消化率通常高于90%。Elliott发现鱼类的排粪量和排泄量与水温和摄食率呈函数关系,也不例外有许多研究者发现排粪和排泄占食物能的比例总是一定的。Bev-eridge等关于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的影响

6、及对策我国水产养殖和渔业水域环境概况水产养殖概况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水产品消费量逐年增加,强大的国内外市场需求拉动了我国水产品产量和出口量的增长,各品种出口单价同比均有所上涨。2009年中国水产品产量达5120万t,同比增长4.6%;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水产品出口量230.2万t,口额95.2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8.9%和25.6%,其中对虾、贝类、罗非鱼、鳗鱼、大黄鱼等名优养殖水产品仍是主要出口品种,该5个品种出口额之和占水产品贸易出口总额的50.2%;鳗鱼和大黄鱼出口均价涨幅较大,分别同比增长38.7%和43.4%'0内陆渔业水域环境质

7、量状况江河重要渔业水域主要受到总磷、非离子氨、高锰酸盐指数及铜、锅的污染。总磷污染仍以黄河、长江及黑龙江刘宇部分渔业水域相对较是必要的,也是核心所在。引种要严格执行检疫措施一般情况下,猪传染病发生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不少养殖场的老板为了经济利益,或一些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个体户往往希望通过引人一些品种优良的猪种,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在这个基础上,实施从其他地方甚至多个猪场购进母猪。由于技术原因,他们在购买的过程中往往是不负责任,对技术过分不予重视,形成了很多免疫程序流于形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是只给猪免疫注射三联苗(猪瘟、猪肺疫、猪丹毒),在具体的疫病防范方面难以

8、真正落实对复杂疾病的全面预防。形成了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