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协调机制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协调机制

ID:10353893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6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协调机制_第1页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协调机制_第2页
资源描述: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协调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协调机制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协调机制为保障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之间的“绿色通道”有效衔接,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定。一、院前急救:1.120救护车出诊快捷(小于5分钟),院前急救按规范执行、合理救治处理措施。2.从急救现场到急救车途中的搬运过程中,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监护、急救、处置,途中向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谈话。3.转运过程中应事先将病情通过电话告知急诊科值班医生,以便院前院内紧密联系与交接、协同抢救。二、院前院内在急救功能上的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链式

2、连接1.保证院前院内信息互通:急救病人病情通报;急诊科/救护车—医院。2.病人转送与安置:危重病人病情及时向院内急诊科通报,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接诊护士、有关医生等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救护车返回院内,做到抢救室的抢救设备已开启,需要会诊的相关医师到位,医院各相关部门做好必要准备。基层卫生院向我院转运急危重症患者时,应提前与急诊科联系;急诊科在初步了解患者病情、床位情况确定允许接收后,立即通知救护车进行患者转运工作。急诊科在接收此类患者时应与转

3、运者进行当面交接,如目前病情与转运患者途中的车内监护、急救、处理措施等情况,同时做好登记。3.院内通道的通畅保证:包括急诊科的急救绿色通道、必要的备用特别通道等设备、通畅,以便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用于病人的院内转送。流程为:救护车—急诊科/室-抢救室—(ICU/手术室)—留观室/住院病房。三.病人的院前院内交接急救病人交接:指急危重症病人经院前急救送达医院后,院前医生将病人病情病史等与医院接收人员交接。按院前与院内不同情况和要求分为如下两方面:1.院内工作要求:接到急救信息/得知急救车到达-准备推床并

4、接诊、(按信息)进行相应的院内抢救准备。2.院前工作要求:确定生命体征,按院前急救规范进行必要处理,并作出“拟诊”,做好到院内交接准备—到达急诊科—正确、迅速地将病人转至院内(推)床上—与院内医护人员进行病人和病情交接。四.完善院前院内急救链的有关因素1.急诊科设有24小时导诊(分诊)人员,随时到急诊科大门前迎接急危重病人入急诊抢救室抢救。当值班医、护人员接到急、危重病人入院通知时,应立即做好抢救准备,检查好所需抢救设备和备用抢救药品。2.为了保证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对“急

5、救绿色通道”急、危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原则,再补办医疗相关的手续。3.遇重大抢救必须报告科主任,白天同时报告医务科,夜间报告行政总值班,必要时由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组织医院抢救小组成员进行抢救会诊,也可以由急诊科主任直接请相关专业的抢救组成员会诊抢救。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随叫随到,组织协调抢救工作。急诊抢救呼叫院内紧急会诊10分种内到达。4.进入绿色通道及其他急危重病人的检查、取药、住院应优先处理。5.对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值班医师必须尊重家属的知情权,根据病情告知病重或病危,并签

6、字;如没有家属和委托人的急、危重病人,按《急救绿色通道管理规定》处理。6.抢救病历应由相关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完整并妥善保管。7.值班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急危重病人全力抢救,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病人的诊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