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政府推进蓝黄两大经济区发展的有效做法和措施

山东政府推进蓝黄两大经济区发展的有效做法和措施

ID:10359298

大小:6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6

山东政府推进蓝黄两大经济区发展的有效做法和措施_第1页
山东政府推进蓝黄两大经济区发展的有效做法和措施_第2页
山东政府推进蓝黄两大经济区发展的有效做法和措施_第3页
山东政府推进蓝黄两大经济区发展的有效做法和措施_第4页
山东政府推进蓝黄两大经济区发展的有效做法和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政府推进蓝黄两大经济区发展的有效做法和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东政府推进蓝黄两大经济区发展的有效做法和措施  1前言  新年伊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迎来3周年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获批国家战略也已步入4周年之际,作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强力引擎,蓝黄两区在全省转调创方面率先垂范,引领山东经济加速转型升级。  同时,实施标准化战略和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是推动蓝黄两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标准化工作得到了山东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被纳入到蓝黄两区加快经济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中。  实施标准化创新战略,对增强蓝黄经济区发展的

2、必要性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标准与标准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要素,成为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所普遍遵守的技术规则,围绕标准和标准化这一核心所开展的信息提供、成果转化、活动的开展与推广应用等服务是提升标准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驱动力,也是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蓝黄两区通过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来,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聚集起一大批中高端企业,建立起了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已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实力和劲头。但是,蓝黄两区若要在现有的高起点基础上寻

3、求更大的发展,实现新的增长点跨越,就必须着眼于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即从内向型发展模式转化为外向型发展模式、传统型模式向现代型模式发展、低端型模式向高端型模式转型、淘汰转移低端型加工业,向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从被动式承接国外加工型产业向主动参入引进外资,变接单者为发单者转型;从块状型的开发模式向集约化开发模式转型,建设一个高瞻无边的陆海经济带。  而实现这一根本转型的重要基础和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实施标准化创新战略,就是借助标准化和标准信息资源来提升区域整体核心竞争力。因此,进一步

4、提升标准化工作,全面推进标准化战略的创新与实施,使蓝黄两区真正成为我国高水平的现代化制造业和科技研发的转化基地、先进技术的承接地和扩散地、高新技术的原发地和产业化基地的必由之路,也是山东省全面推进蓝黄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2抓好重点产业培育,打造标准化产业集群基地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成立4年来,依托丰富的各类资源,其发展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3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34.8亿元,比山东省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564.4亿元,完成外贸

5、进出口总额211.6亿美元。其中,现代农业、石油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轻工纺织、生态旅游等5大高效生态产业得到了全力发展,有效推进了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打造了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基地。  2013年前三季度,黄三角建成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8家,认证三品产品116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38个。起到黄三角开发桥头堡作用的东营市相继打造了北方鱼米之乡,先后与泰国正大、新加坡澳亚等国际国内大型农牧业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实施高端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在潍坊市,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

6、6565亩,建成高标准蔬菜大棚1200多个,辐射带动合作基地50万亩。  淄博市高青县新建或改建瓜菜菌标准化基地8040亩,规模养殖场达到175家,山东黑牛发展到4.9万余头。在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2013年新上了海狗油系列产品、富康制药螺旋藻系列产品、默锐化学沿海滩涂耐盐能源作物化工产业链等海洋生物项目;信得科技、华辰生物科技、潍坊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等海洋医药企业和盈珂海洋生物材料、蓝帆新材料、同大海岛新材料等海洋新材料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华能风电、国电风电、光伏发电园等新能源等一大批项目。在提升先进制

7、造业方面,重点推进了中海油海化石化盐化一体化、弘润管道物流及储备罐区项目建设,加快打造以油盐化工产品接续利用为特点的特色化工基地。实施了潍柴大功率船用柴油机、北部修造船基地、盛瑞动力8AT自动变速器、墨龙机械高端石油装备、瑞其能风力发电设备等一批海洋高端装备制造项目,装备自主化、高端化、集成化水平显著提升。  3以标准化园区建设为载体,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加快培育现代海洋和高效生态产业特色园,重点加强政策、资金的扶持。蓝色经济区已培育形成37家初具规模优势的特色产业园。青岛海西湾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已进

8、驻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海洋石油工程(青岛)等重点企业10家,2011年实现海洋业务收入154亿元。威海石岛冷链物流园已进驻大型骨干企业57家,2011年实现海洋业务收入131亿元。潍坊滨海开发区特色海洋化工产业园重点引进海洋化工产业链项目、大型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目前已有中海油、中化集团等81个项目进驻,2011年实现海洋业务收入265亿元。黄三角已培育形成主营收入过50亿元的特色产业园区19家,目前已进驻企业3500多家。黄三角国家现代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