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网电能补给技术研究

无线传感网电能补给技术研究

ID:10360127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6

无线传感网电能补给技术研究_第1页
无线传感网电能补给技术研究_第2页
资源描述:

《无线传感网电能补给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无线传感网电能补给技术研究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大量无线传感器构成的自组织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内对象信息,并将信息传送给需要的用户。针对无线传感节点供电可靠性问题,通过对磁共振技术进行研究,分析能量传输技术特性和补给技术的特点、优势与不足。根据调研与研究结果,制定无线传感网无线供电技术实现方案,保障无线传感网能源的持续稳定供给。中国8/vie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络;无线供电;磁共振;电能  中图分类号:TP212.91文献标识码:A:1007-9416(2017)02-

2、0097-03  无线充电技术是指具有电池的装置不需要借助于电导线,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或者其他相关的交流感应技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用相应的设备来发送和接收产生感应的交流信号来进行充电的一项技术。目前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有电磁感应式、磁共振式、无线电波式、电场耦合式四种基本方式。这几种技术分别适用于近程、中短程与远程电力传送。以下对当前四种主要无线充电方式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  考虑到无线传感网的实际应用需求,磁共振式无线供电技术,以其传输距离较远,效率高、输出功率大,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下工作的优点,非常

3、适合在电力无线传感网中进行能量补给。  1无线供电系统原理  磁共振式无线充电包含两个线圈,每一个线圈都是一个自振系统,其中一个是发射装置,与能量源连接,它并不向外发射电磁波,而是利用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发射线圈向外发射电磁波,在周围形成一个非辐射磁场,即将电能转换成磁场;当接收装置的固有频率与收到的电磁波频率相同时,接受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完成磁场到电能的转换。下图利用电磁共振耦合来实现无线电力传输的原理图。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其向空间辐射能量越大,传输效率越高。如图1所示。  2系统实

4、现  2.1电能发射与拾取机构  无线充供电系统的原边的输入电能经过能量变换后通过能量发射机构后向受端发射,拾取线圈拾取到电能后,经过能量变换装置把高频的交流电能转化成所需要的电能。本装置研究的无线供电系统谐振频率为数百kHz、输出电压为5V、最大输出功率为0.5处理器、传感测量环节、通信环节、频率合成环节。传感测量环节可以实现对交流电压/电流的测量,并提供给ARM处理器用以判断系统是否处于谐振工作状态;通信环节主要实现和接收端电池模组管理系统的通信,用以实现对发射功率的协调控制;频率合成环节接受A

5、RM处理器的控制信号,用以实现特定频率和相位的控制信号;ARM处理器综合分析系统的工作状态,实现对发射功率及频率的控制,并与接收端进行通信协调。  2.3逆变桥驱动电路  相控逆变器驱动电路是相控逆变器的核心,是其将直流电压逆变为满足系统需求频率电压主要驱动力量,通过相位控制技术控制系统输出电能的方法主要依靠相控逆变器驱动电路来执行相移指令,其灵敏度是最主要的技术指标。驱动电路的核心元器件�x择IXDE514SIA型电桥驱动器,该驱动器对MOS管驱动有很好的效果,其峰值电流为14A,基本满足本方案设

6、计需求。频率合成模块通过锁相调制后的驱动信号往往带有较大的模拟信号噪声,因此频率合成模块信号需要经过光耦处理,降低系统噪声,信号通过电桥驱动器驱动由MOS管组成的桥路,调节桥路电压相位。驱动电路原理图如下图7所示。  2.4软件控制  实际应用中,传输线圈的电容、电感会受环境影响产生参数漂移,很难使2个线圈的谐振频率相同。而传输过程中对频率的选择性较强,电源激励频率或电路参数的微小偏差也可能导致能量传输性能的下降;因此需跟踪最大功率点,通过动态调整装置的工作频率.使其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保证在线监测设

7、备较优的工作状态。  本研究通过对发射端电流进行扫频分析,检测峰值点的个数,选择将发射端电流峰值波峰或波谷值对应的频率点作为无线供能装置的工作频率点,以获取最大输出功率。发射端控制电路的原理图如下图8所示。发射端由控制用单片机MCU控制数字式频率发生器模块DDS产生方波频率信号,通过逆变电路给发射线圈供电,通过设定DDS控制字,调节装置工作频率;电流传感器采集发射端逆变前的直流电流经低通滤波后送至MCU。  3结语  本文系统地描述了磁共振无线传输技术,通过对无线传感网的能量补给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

8、考虑到无线传感网的实际需求,分析和总结了其普适性与局限性。综合分析,利用共振式无线供电技术对无线传感网进行供电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较强。针对共振式无线供电技术,提出解决方案,实现高效稳定的无线电能传输,保障无线传感网络可靠运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