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论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

浅谈我国论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

ID:10362009

大小:6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浅谈我国论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_第1页
浅谈我国论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_第2页
浅谈我国论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_第3页
浅谈我国论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_第4页
浅谈我国论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论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我国论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本文导航1、首页2、会计职业道德严重滑坡的原因3、会计职业道德的重塑要4、职业谨慎原则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小编专门编辑了浅谈我国论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一、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现状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面积、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会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引起会计界、经济界以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近几年来各种新闻媒体对此也屡有披露。事实表明,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为其突出表现的会计

2、工作存在的问题,确实折射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严重滑坡。会计职业道德严重滑坡的具体表现如下:(1)少数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败坏、论丧,主动违法犯罪有的会计人员个人利益膨胀,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监守自盗,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这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虽然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但也的确反映出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会计队伍中确有一些人职业道德论丧,走上犯罪的道路。(2)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缺欠责人授会计职业道德的严重缺欠表现在进行会计职业活动中,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违反了会计

3、职业道德规范,具体表现是:1.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而恰恰在这一规范上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造成大面积的会计信息失真。2.不熟悉法规,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不少会计人员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日益淡薄。他们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就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3.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应届生现实中不少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会计工作拖拖拉拉、频于应付差事。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对会计准则、会计制

4、度知之甚少,专业技术能力较差,职业胜任能力明显不够。业务素质的低下,还表现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记帐不符合规范,帐簿混乱、帐帐不符、报表挤数的现象,在不少单位是司空见惯的。本文导航1、首页2、孟子道德修养的核心3、高尚的道德修养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浅析孟子道德修养学说,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儒家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尤其重视知识分子的道德修养。孔子曰:士志于道。(《论语•里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

5、矣!(《论语•宪问》)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论语•子张》)孟子在继承孔子道德修养的基础上,对道德修养的思考具有更加浓烈的理性思辨色彩。他的道德修养学说以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论为理论起点,将浩然正气的养成作为道德修养的中心议题,提出高尚的道德修养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三不能独立人格;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要有以先知觉后知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严于律己的自觉意识。一、孟子道德修养的人性论基础人之初,性本善人性善恶是思想史上争论不休的话题,对人性作出的不同论断建构出不同的道德修养

6、理论。性善论者认为人具有先验善性,人的道德修养就是要继续发扬这种善性。性恶论者认为,人不具有先验善性,人们具有总结经验的能力,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改造先验的恶性,培育德性。孟子从性善论出发来构建理想的道德体系,确立了儒家道德学说的主流传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人性先天就是善的,人性先天含有仁义礼智这些美德的萌

7、芽。[1](P41)人天生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恭敬之心,但人性是会改变的,人们所具有的本性是善的萌芽。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由此可见,四端只是善端的萌芽,它还不完备,具有

8、不稳定性,并受到后天教育的影响。要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要充分发挥善端的内在因素,通过后天努力,积极拓展善性,否则,善端也会丧失,而倾向于恶。富岁,弟子多赖;凶岁,弟子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尽心上》)在孟子看来,人的道德资质是相同的,那些丧失了善良之心的人是因为自己主观上不能发挥自己的善性。孟子的性善论,不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