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与楼宇自动化融合研究绪论,楼宇自控论文

bim技术与楼宇自动化融合研究绪论,楼宇自控论文

ID:10365559

大小:6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bim技术与楼宇自动化融合研究绪论,楼宇自控论文_第1页
bim技术与楼宇自动化融合研究绪论,楼宇自控论文_第2页
bim技术与楼宇自动化融合研究绪论,楼宇自控论文_第3页
bim技术与楼宇自动化融合研究绪论,楼宇自控论文_第4页
bim技术与楼宇自动化融合研究绪论,楼宇自控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bim技术与楼宇自动化融合研究绪论,楼宇自控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BIM技术与楼宇自动化融合研究绪论,楼宇自控论文BIM在楼宇自动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总结与参考文献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家居、办公、娱乐环境的舒适性、人性化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智能建筑应运而生并蓬勃地得以发展起来。    所谓智能建筑,一般来说主要包含三大系统构成,即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X络系统(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其中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不只是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更是整个智能建筑的基石[1-2].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

2、,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进入建筑领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其技术已然比较成熟。其控制模式是,指令→检测→收集→优化→反馈→指令。以上过程通过多次循环,从而实现各子系统机电设备运行参数的最优化以及各子系统之间配置的最优化。但由于其运作方式重控制轻管理,重设备轻人员,即使是在优化过程,也只是对机电设备主机本身而言的。而就整个楼宇自动化系统除主要设备之外诸如通路、辅助设备等的关照,要相对弱得多,至于对运维管理人员日常的维护指导功能,就更微乎其微了。而恰恰在建筑物正常使用过程中,这些除主要设备之外的

3、通路、辅助设备,数量更为庞大、分布更为分散隐蔽、外部环境更为恶劣,故障率更为频繁。因此,若将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纳入对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环节,还存在着需要完善的空间:    首先,新技术、新装备层出不穷,且应用量大幅增加,加之涉及的专业领域更为广阔,从而使得项目所包含的信息量更为浩瀚,仅一个建筑单体的信息量,就能达到10万数量级[3].比如,北京LG大厦,单单是深化设计就涉及到钢结构、玻璃幕墙、机电、精装修等多个专业[4];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最终的设计图纸量高达70548张[5].若仍旧沿袭机电设备(Mechanical,Electric

4、alandplumbing,MEP)运维信息主要于纸质的竣工资料的这一传统模式,那么,要想准确、快捷地从大量的图纸和文件中找到所需的信息,这无疑是一种奢望。    其次,通过楼宇自动化系统监测出的设备设施运行问题,往往需要拥有与之相匹配的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运维人员,通过各种检测寻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针对性地制定出影响波及最小、经济损失最小的维修方案。先不说对每一个运维人员技术素质的高要求在现实工作中是否可行,更重要的是,在处理紧急状况时,若不能迅速制定合理的针对性的方案,由于延误故障的最佳处理机会,必然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建

5、筑物及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    而合理的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则可以完善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上述不足之处。    关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给出的定义是:是对建筑实体和功能特性进行三维数字化描述的数据模型。    从这一定义内容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借助于BIM模型能精确定位的特质,通过管理维护人员前往现场用二维码扫描,PAD等手段完整的得到这些线路的各种信息,运维人员就不难快捷地确定问题的症结所在,同时根据所指导给出的该线路的上游的控制设备信息和下游很可能

6、隐藏在建筑物里的运行设备信息,从而就能制定出完善的维修方案,极大地提高解决问题效率。    而将建筑信息模型(BIM),与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灾害分析模拟软件结合起来,通过模拟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将更加贴合实际,且行动更加有效、损失更小。即使在灾害真正发生的时候,由于BIM模型精确定位特质,也可以为救援人员提供紧急状况点的完整信息,为指挥人员作出正确判断、制定周密救援方案、选定最合适的疏散路线,提供最直接、最强有力的技术支持[6].    随着BIM技术优点的日益彰显,其必将,也已经在建筑行业的产业革命中掀起新一轮波澜。现在对于大型的公共建筑

7、项目,建设单位已将要求设计单位提供完整的BIM模型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纵观目前关于BIM的价值的研究成果,人们对其的关注点还主要集中在设计、施工阶段。正如清华大学教授张建平等教授所总结的:第一,BIM的应用首先它是实现建筑全生命期的信息共享,然后能使项目所有的参与方能够协同工作,实现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第二,它能实现的可预见性和可控性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建设,也就是说BIM技术可以支持建筑环境,经济,能源消耗,安全和其他方面的分析与仿真,从而实现虚拟设计,虚拟建设,管理和生命周期,全方位的预测与控制。第三,促进生产建设的产业模式,因为

8、BIM技术可以支持设计,建设和管理的一体化,使建筑业可以促进生产方式从而发生转变。第四,使用BIM能够促使建筑行业的工业化发展。正如前文所说,BIM可以使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不同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