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设论文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设论文

ID:10365694

大小:66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6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设论文_第1页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设论文_第2页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设论文_第3页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设论文_第4页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设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内蒙古工业大学国际工商学院INNERMONGOLIAPOLYTECHNICUNIVERSITYCOLLEGEOFBUSINESS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报告FlexSim仿真模型学院:国际工商学院班级:物流管理10-1班组员:王志远201031504043周明明201031504019武宏伟201031504053史朝伟201031504068白皓楠201031504065常琳琳201031504005系统构成:某物流中心入库系统共有两个检验中心,定义检验中心的名称分别为CNC_1与CNC_2。检验中心入口与出口分别设置容量为10的缓冲,工件在进入检验中心与离开检验中心时

2、必须经过入口缓冲与出口缓冲,每个检验中心分别需要一个操作员负责待检物品的搬运与检验。系统中有一辆叉车,用于货物到达与检验完成后的搬运工作,叉车单次只能搬运1单位货物,叉车加速度、减速度均为1米/平方秒,运行速度为2m/s,货叉升降速度为1m/s,可控制其实现不同的运送策略。货物到达后由叉车将货物运送至检验中心入口缓冲,经由检验中心检验后,再由叉车从出口缓冲搬运至输送机,叉车的搬运。系统到达的货物有2种,两种货物到达的概率相同,货物的到达均为参数为2的泊松流;检验中心的服务时间服从参数为4的负指数分布。叉车的初始位置在入口处,起重机的初始位置在货架处,起重机参数与叉车相同,货

3、架容量、尺寸参数按照默认值设置。系统流程:到达的货物有A、B两类,其中A类需要依次经过CNC_1与CNC_2两个检验中心的检验方可入库,B类货物只需经过CNC_1检验中心检验即可入库,按照分类存储策略,两类货物需分别存入两个货架。基本要求:要求实现现有系统的仿真;系统布局可以不受图示限制,但要满足业务需求;默认工人资源与设备资源随时可用;课设时间:2013.12.23-2013.12.29课设地点:内蒙古工业大学金川校区电力大楼16楼机房小组分工:仿真模型布局的构建与说明:王志远;模型名称修改、参数设置:周明明货架、模型端口设置:武宏伟发生器、处理器参数设置:白浩楠模型布局

4、连线、叉车和堆垛机的属性设置:史朝伟优化建议及总结:常琳琳仿真总述:根据系统描述,整个系统由系统入口、检验中心、系统出口组成。系统入口:需要两个发生器产生两种不同的货物,一个暂存区用来存放货物。检验中心:两个检验中心需要两个处理器进行检验,每个处理器需要两个暂存区作为入口缓冲与出口缓冲,每个处理器还需要一个操作员进行货物搬运与检验。由于A类货物需要依次经过CNC_1与CNC_2两个检验中心的检验方可入库,B类货物只需经过CNC_1检验中心检验即可入库,所以需要设置并添加全局表。系统出口:需要一个传送带,由于按照分类存储策略,两类货物需分别存入两个货架,需两个货架,一个堆垛机

5、。需添加全局表。叉车的搬运:将货物运送至检验中心入口缓冲,经由检验中心检验后,再由叉车从出口缓冲搬运至输送机。仿真模型的构建过程:1.整体布局:2.设置发生器属性参数:由于系统到达的货物有2种,两种货物到达的概率相同,货物的到达均为参数为2的泊松流,需设置发生器3和发生器4的临时实体类型及颜色和货物到达时间的函数。3.设置暂存区3的属性参数:需调用叉车。4.设置两个处理器属性参数:定义检验中心的名称分别为CNC_1与CNC_2,每个检验中心分别需要一个操作员负责待检物品的搬运与检验,系统中有一辆叉车,用于货物到达与检验完成后的搬运工作,检验中心的服务时间服从参数为4的负指数

6、分布。5.设置并添加全局表:A类需要依次经过CNC_1与CNC_2两个检验中心的检验方可入库,B类货物只需经过CNC_1检验中心检验即可入库。6.设置暂存区7-10的最大容量:检验中心入口与出口分别设置容量为10的缓冲7.设置叉车、堆垛机属性:叉车单次只能搬运1单位货物,叉车加速度、减速度均为1米/平方秒,运行速度为2m/s,货叉升降速度为1m/s,起重机参数与叉车相同。8.运行一段时间后:按照分类存储策略,两类货物需分别存入两个货架。统计分析:观察分析数据,我们可以看到Box在发生器、暂存区7、暂存区13的最小和最大停留时间差距明显;CNC_1、CNC_2、操作员8、操作

7、员10、堆垛机的空闲时间太多;各个暂存区以及传送带为空的时间太多。由以上情况分析,我认为,是叉车的数量与传送带的速度限制了系统的整体效率。优化建议:我认为,在不改变整体布局的情况下,从1台开始逐步增加叉车的数量;把传送带的速度由10改为20(由于受堆垛机处理速度限制,传送带速度再大没有意义,所以20为其最大值)。可以寻找到当前系统的最优状态。并且每增加一台叉车,就重新运行一次系统,直至达到目的。小结这次的Flex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是我们第一次真正的使用仿真软件,感觉很有意思,一直很投入的做实验,也从这个课程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