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ID:10366066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第1页
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第2页
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摘要:通过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智力和思维的深刻性、严密性、创造性、广阔性和敏捷性等得到了行之有效的开拓训练。在中学化学教学活动中,必须摘要:通过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智力和思维的深刻性、严密性、创造性、广阔性和敏捷性等得到了行之有效的开拓训练。在中学化学教学活动中,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关键词:创新思维探索性实验创新意识在中学化学教学活动中,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一、在实验教学中,创设情境,培

2、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例如,在初中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我的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设问在日常生活和我们所学过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同学们就会举出很多生成二氧化碳的例子。紧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按照我们实验室制取的可行性、讨论这些方法是否合适?这样同学们就会积极地思维,参与讨论,最后概括总结从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等方面的分析、评价,明确了利用缓慢氧化、炭及含碳化合

3、物燃烧、炭还原金属氧化物、碳酸盐分解等方法都不适于在短时间内用简便方法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然后演示“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粉末、大理石颗粒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通过对比观察实验,设问哪个反应最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应该是大理石和稀盐酸。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设置疑问,注意在关键处设疑,在重点、难点处设疑,还要鼓励学生质疑。要创造条件学生质疑,使他们有充分的发言权,同时积极组织学生相互设疑,相互探讨,相互启发,相互辩论,勇于发表不同见解。启发学生不断探索、发现、总结、激活思维,启发学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二

4、、变验证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知识的创新要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必须改革现行实验教学模式,充分挖掘课本中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点,加强实验的设计性和探索性,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在实验技能、知识应用、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创新。例如:初中《分子》一节中,讲分子间有间隔时,课本中有一个演示实验,把100毫升水和100毫升酒精混合,结果体积小于200毫升。直接按教材讲授,学生就会被动地接受,而引不起对知识的探究,如果改进一下该实验:①把100毫升水和100毫升水混合。②把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酒精混合。

5、③100毫升水和100毫升酒精混合。在做这三个实验时,学生就会用实验现象和自己的思维来判断,为什么等体积的同种物质混合体积不减少,而异种物质混合体积会减少?很容易自己就会得出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这样变验证为探究,比原先的效果要强得多。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教学,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同时教给学生一种认知事物的方法:即创造性地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适当补充和改进一些演示实验,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打消学生中可能存在的疑问,不防根椐实际需要适当补充一些演示实验,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绪言课上,除了做好课本上

6、的四个演示实验外,为了更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可以再补充几个趣味实验,如讲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不妨补充做“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既能帮助学生理解“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燃烧不一定都是可燃烧物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的认识,等等。此外,在做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仪器装置或药品及操作方法做适当改进和完善。在使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前,需向学生说明为什么要这样改进?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创新。四、拟定实验题目,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在已学的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拟定

7、一些化学实验习题让学生完成。实验的过程由学生自己设计,这对于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他们借肋实验研究解决某些问题的能力,以及课本中的实验习题可供选择外,还可以根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安排适当的实验习题。例如,在学习了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的鉴定方法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道习题:现在三瓶未知无色溶液,分别是“氯化纳”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碳酸纳溶液,怎样通过实验来鉴别它们?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每个小组至少设计出一种实验方案。然后收集整理,学生可能会有如下几种方案设计:第一种: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来鉴别,根据产生的现象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