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

ID:10376277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_第1页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_第2页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_第3页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_第4页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摘要】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增长智慧,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关键词】数学教学;掌握知【摘要】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增长智慧,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关键词】数学教学;掌握知识;开拓视野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流,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

2、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实施创新教育,旨在开发每个人的创新潜能,培养其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和提升。现代创造理论表明,以创造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技能不是靠传授而得到的,也不是手把手教出来的,它往往是创造者经过心理的“烘热期”和“头脑风暴”后的“顿悟”。因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必须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到创新思维的技巧。1.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创新意识基础1.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个体,师生关系是教

3、育活动中基本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一位教师在倾听完学生的不同意见后,说“我真荣幸,我和XX的意见相同。”话虽然简单,但足以说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另外,教师还应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需要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的互动关系。1.2多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4、数学课堂上,应当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性、鼓励性、激励性和幽默风趣性的语言来鼓舞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计算“119+59”这道题,教师可问:“这题要简便计算,谁会?”当学生纷纷举手时,说:“那就试试,还要看谁的方法多、妙。”当学生列举了很多种方法时,立即肯定:“你们真能干,找出这么多不同的方法。”对待经常回答问题出色却一时没说对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体态语言,眼睛稍微瞪期待性的直视他:“是这样吗?”或“再想想。”既否定了回答又不伤自尊心。对于差一些的孩子,只要有勇气举手,即使回答出人意料时,教师还要大加赞赏。如此一来,课堂

5、上用美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熏陶,是对学生的信任,对促进学生展示自已的能量有神厅的功能,更能有效促进课堂气氛围的融洽。1.3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我们要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为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并且教师的教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学生的学主要采用记忆、理解的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局限在书本上、课堂上,认为学习仅仅是到学校听教师讲一些书本知识,并记住它们;他们周围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新鲜、新奇的问题并没有进入他们的学习性思维中,并没有真正进入他们的视

6、野之中。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主要适合于系统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往往呈现低效性,培养出的学生往往脱离生活实际,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教学方式。在学生主动探求学习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分组实验操作,需要讨论等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尝试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中,在得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之前。

7、先让学生独立尝试求圆的周长的方法有哪些,并看看哪位同学的方法又多又好。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同思维、不同能力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同,于是就出现了下列多种不同的方法:有的同学拿软尺在所求圆的一周围一圈,看软尺的长度即是所求的圆的周长。有的同学拿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得到的长度即是圆的周长。还有的同学拿线绕圆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即是圆的周长。在学生独立探索出这此不同的方法后,我及时组织学生对这几种方法进行讨论,要求同学们小组交流、概括和总结,找出测得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再结合课本进行自学,最后观看教师的课件演示,得出结

8、论:我们刚才求出来的结果,都是圆的周长。每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3倍多一些是一个常数,叫做圆周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投入到尝试教学的活动中去。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对于养成自主探索和创新精神,都会起到积极作用,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