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习题汇编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习题汇编

ID:10377559

大小:1.02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7-06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习题汇编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习题汇编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习题汇编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习题汇编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习题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习题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01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长期分裂,顺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2.隋统一后,发展经济,加强中央集权,人口和垦田增长,疆域辽阔,国力强盛。3.开通大运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概况:605年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

2、、经济和文化交流。4.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看重门第。隋文帝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影响: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维持了约1300年。5.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618年,隋灭亡。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平定全国,李渊就是唐高祖。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称为“贞观之治”。2.贞观之治出现原因

3、:①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②虚心纳谏(魏征);③广纳贤才,知人善任;④贞观革新措施(4点)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分管具体政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最重要,严格考察官吏;减少劳役,发展生产等。3.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4.唐玄宗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改革。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4第3课盛唐气象1.唐前期,

4、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繁荣。农业发明曲辕犁和筒车;手工业,纺织业中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中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闻名中外的唐三彩。2.唐朝都城长安既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国际性大都会。3.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唐太宗的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体现开明的民族政策。北方和西北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4.唐朝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5.吐蕃是藏族祖先。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

5、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他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6.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上书称“和同为一家”。7.唐朝社会风气开放,社会充满活力,显示出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8.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最为著名的诗人是李白、杜甫、白居易。(1)“诗仙”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精神。(2)杜甫的诗纯朴厚重,抒发悲愤凄婉之情,被誉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3)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通俗易懂。

6、9.唐代书法名家有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著名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等。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唐代对外交往活跃,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2.唐朝时期,为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称为遣唐使。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3.鉴真东渡日本,第六次成功,在日本传授佛经等,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影响)(唐招提寺)。4.朝鲜半岛上的新罗派遣使节和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经济文化往来频繁。245.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研习佛法。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著《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

7、珍贵文献。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开元末年,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外重内轻,安禄山身兼范阳等三地节度使,扩张势力。2.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攻占洛阳、长安。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被拥立为唐肃宗。在西北少数民族援助下,安史叛军于763年被平定。3.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4.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人民发动大规模起义。黄巢攻入长安,建立政权,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8、4.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