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D等离子体诱导涡结构控制附面层流动研究

DBD等离子体诱导涡结构控制附面层流动研究

ID:10377691

大小:9.43 MB

页数:143页

时间:2018-07-06

DBD等离子体诱导涡结构控制附面层流动研究_第1页
DBD等离子体诱导涡结构控制附面层流动研究_第2页
DBD等离子体诱导涡结构控制附面层流动研究_第3页
DBD等离子体诱导涡结构控制附面层流动研究_第4页
DBD等离子体诱导涡结构控制附面层流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DBD等离子体诱导涡结构控制附面层流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博士学位论文DBD等离子体诱导涡结构控制附面层流动研究FLOWCONTROLWITHTHEVORTEXINDUCEDBYDBDPLASMAINBOUNDARYLAYERFLOW俞建阳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6月国内图书分类号:TK471学校代码:10213国际图书分类号:621.438密级:公开工学博士学位论文DBD等离子体诱导涡结构控制附面层流动研究博士研究生:俞建阳导师:陈浮教授申请学位:工学博士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所在单位: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答辩日期:2017年6月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ClassifiedIndex:TK47

2、1U.D.C:621.438DissertationfortheDoctoralDegreeinEngineeringFLOWCONTROLWITHTHEVORTEXINDUCEDBYDBDPLASMAINBOUNDARYLAYERFLOWCandidate:YuJianyangSupervisor:Prof.ChenFuAcademicDegreeAppliedfor:DoctorofEngineeringSpeciality:PowerMachineandEngineeringAffiliation:EnergyScienceandE

3、ngineeringDateofDefence:June,2017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摘要摘要随着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主动流动控制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DBD等离子体激励器作为一种主动流动控制设备,具有输入能量少、结构简单(无需移动部件)、控制灵活、反应快速等优点。随着研究的开展,等离子体激励器被逐步地应用在流动分离、转捩流动、湍流流动以及气膜冷却等流动控制领域,

4、并实现了较好地控制效果。本文首先利用PIV实验测试技术开展了等离子体对平板壁面附近流动特性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激励器对流场的诱导作用能够显著增加近壁区内的流动速度,速度增幅∆U最大可达来流速度的8.8%,而最大影响范围∆δ约为附面层厚度的60%,二者均出现在激励器正极中心附近处;等离子体对流场的影响幅度与来流速度、激励电压的大小有关,来流速度相同时,近壁区附近等离子体的影响范围随激励电压的增加而增加;激励电压相同时,影响范围随来流速度的增加而下降。其次,基于公开的凸包实验数据对比讨论了不同亚格子模型的特点,并利用PIV实验结

5、果修正了Shyy等人提出的电场线性化简化模型中的模型参数,从而建立了平板近壁区流场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大涡模拟方法。通过对DBD等离子体激励器作用下的平板流场进行模拟发现,等离子体对近壁区流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通过其对激励器附近局部区域低能流体的直接“加能”作用而实现的,另一方面则是利用生成的“诱导涡”增强了主流区与近壁区流体之间的能量交换所导致。随后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将DBD等离子体激励器简化模型和流动控制方程耦合联立求解,探讨了DBD等离子体作用下的平板、凸包流动的流场结构特点。通过对流场的分析表明,在DBD等离子体激励器作用下,

6、流场壁面附近区域形成了一系列的正负“涡对”结构,“涡对”的产生促进了壁面附近区域内流体与主流流体之间的能量交换。在平板流动中,诱导“涡对”有效地提高了附面层内的流体速度,但其在向下游迁移的过程中不断地远离壁面,对流动的控制作用不断减弱。在凸包流动中,诱导“涡对”的迁移可以促使分离区内低能流体向下游的移动,从而减小了分离区的大小,甚至消除分离。最后开展了利用DBD等离子体激励器诱导“流向涡”,进行气膜冷却流场流动结构控制的研究。基于前文的仿真模型探讨了单激励器以及多激励器作用-I-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下的流场“流向涡”的分布,分析了“

7、流向涡”的发展同激励器的激励强度、激励器极板间距以及激励器极板长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DBD等离子体激励器诱导出的壁面射流流经壁面后与来流发生作用,从而诱导卷曲形成“流向涡”,该“流向涡”在向下游迁移的过程中不断膨胀并远离壁面。而相向布置的等离子体激励器诱导流动发生卷曲从而形成相向运动的“流向涡”。“流向涡”之间的互相作用,促进了其在法向方向的迁移。通过Q准则的等值面分布识别出吹风比M=1.0的条件下,冷却孔出口附近以及下游区域的大涡拟序结构。涡结构中主要以发卡涡的分布为主,流向截面内表现为旋向相反的涡对结构(CVP)。发卡涡在向下

8、游迁移的过程中,其明显存在向着法向以及展向方向发展的速度。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冷却射流的核心区向周围扩散,逐步远离壁面的趋势。这种趋势不利于冷却气体对高温部件的表面进行冷却。此外,研究过程中深入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