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论民族精神的思想本质及其哲学内涵

有关于论民族精神的思想本质及其哲学内涵

ID:10384625

大小:57.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6

有关于论民族精神的思想本质及其哲学内涵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有关于论民族精神的思想本质及其哲学内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关于论民族精神的思想本质及其哲学内涵论民族精神的思想本质及其哲学内涵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论民族精神的思想本质及其哲学内涵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自强不息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史中,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诚实守信、重义轻利的伟大民族精神。其中,自强不息、诚实守信、重义轻利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民族精神;思想本质;哲学内涵    1000-8594(2010)03-0032-0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精神风貌、价

2、值观念、思维旨趣的集中体现。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范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勤劳、勇敢、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诚实守信、重义轻利等的伟大民族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具体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体现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俱进的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内容博大精深,蕴含深刻的文化哲理。其中,自强不息、诚实守信、重义轻利等包含深刻的人文思想,是中华民

3、族文化心态中深层次的东西,具有典型的中华民族特色。  一、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指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是中国人民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易传》对“自强不息”作了概括的经典性的表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转,健动不止,而人之活动乃效法于天,所以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奋发向上,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国古典传统道德中关于如何处己、如何待人的道德规范。不仅表现在对个人崇高信仰的执着追求、坚持不阿;还表现在身处逆境中依然保持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4、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昭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品格的至理名言,在我国俯拾皆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培育了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不屈不挠,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不断前进、永远进取的精神以及积极旷达、处世不悲的生活态度。  “自强不息”精神在我国古代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周易集解》引干宝对于“自强不息”的解释说:“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矣。”意思是说:凡是尽力增进美德的人,不一定要在位。所以尧舜每天日理万机,周文王每天太阳西斜仍没进食,孔子一整晚都不就

5、寝,颜子想要放弃却舍不得,从此往后没有谁敢心无节制和放弃力气,因此这就叫自强不息。在这里“自强不息”体现的就是敬业进取,不断向前,克服困难的精神。老子则提出“强行者有志”,努力勤行的人就是有志气,点明了志气的重要表现便是自强。从这里可看出,自强不息始终是古人们奉行的人生信条,他们为实现个人信仰而苦苦探索、孜孜追求,他们身处逆境依然奋发向上、坚忍不拔。  “自强不息”精神的哲学内涵还体现为它是一种人生追求和价值追求。在我国古代许多文人的信仰里,“自强不息”就是孜孜不倦、积极追求人生理想的动力。孔子赞赏“刚毅自强”,而他自己就是一个“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圣人。55岁时,他离开鲁

6、国周游列国,在14年的流亡生活中,到处游说,虽屡屡碰壁却从未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回国后已近古稀,但仍埋头从事教育和古文献整理工作,终于创立了儒家学说和儒家学派。西汉经学家匡衡自幼家穷,“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凿壁引邻舍烛光读书,如此勤学,终成大器。东晋学者车胤自幼“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用囊装萤火虫照书,如此勤学,终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正应了唐人李咸之诗:“眼前多少难堪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有自强之心,哪怕身处困境,又有什么难堪之苦克服不了呢?“自强不息”不仅是孜孜不倦、积极追求人生理想的动力,而且也

7、是身处逆境依然保持积极旷达的人生态度的体现。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因参加“文革”新集团而长期被贬,但他性格刚毅,身遭贬谪也不曾绝望。他被贬后的作品,无论短章长篇,都风情俊爽,体现乐观的精神和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如《陋室铭》,是他在被贬到安徽省和州当通判后的作品,当时和州知县对他多方刁难,安排他住在一间简陋小屋,刘禹锡继而写下《陋室铭》。作品开篇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暗示环境虽简陋,但有本人在而使“陋室”充满“德馨”,表现情怀高洁。且进一步指出在他眼里看来,“陋室”周围的景色清新淡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