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ID:10385185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_第1页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_第2页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_第3页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_第4页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国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必须认识到,由于生态文明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建构进程,同时,也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极为艰巨。本文从具体分析云南九大淡水湖泊的污染与治理进程入手,揭示了我国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和困难,在此基础上探索化解矛盾的对策与路径。  关键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云南;淡水湖泊Abstract:ItisnotonlyaninevitablechoiceforChinatosp

2、eeduptheprocessof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butarequirementofChina'stransitionfromindustrialcivilizationtoecologicalcivilizationforthesakeofsustainabledevelopment.Houstberecognizedthat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theestablishmentofaplexsocialsystem,isextremelydifficultf

3、ortheparticularityofChina's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Thispaper,beginningfromtheintroductiontothepollutionandcontroloffreshsin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intheeasures.  Key2的淡水湖泊有300多个,总面积达1060km2,其中面积大于30km2的高原湖泊就有9个:滇池、洱海、抚仙湖、泸沽湖、异龙湖、程海、阳宗海、杞麓湖、星云湖,简称“九大高原湖泊”,其面积虽然只占全省面

4、积39.4万km2的2%,但每年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却占全省的1/3以上。九湖流域还是云南粮食的主产区,汇集全省7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云南的经济中心、重要城市大多位于九湖流域内。因此,水资源的保护尤其是淡水湖泊的水环境质量对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工业化进程、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日益严重的湖泊污染以及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今,九大湖泊中除泸沽湖为一类水,抚仙湖、洱海和阳宗海为二类(后者2008年9月变为劣五类),其余四大湖受到严重污染,水质劣于Ⅴ类,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蓝藻暴发频繁

5、,甚至不能灌溉农田。环保部门认定,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化肥农药残留物、垃圾等是污染湖泊的元凶。  2.采取的主要治理行动  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矛盾是云南省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任务。  (1)滇池的治理。滇池治污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九五”以来,国务院连续三个五年计划都将滇池纳入国家“三河三湖”重点污染治理项目。云南省将滇池治理列为九大高原湖泊治理之首。从1993年至2005年底,滇池治理累计投入资金达47.62亿元,建设了排水网管工程、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理工程、截污整治工程、草海水生生态恢复等一系列污染控制项目和生态修复项目。市区

6、两级滇池管理部门结合监督管理和科技示范项目,大大加强了对滇池的治理力度。  2005年12月,云南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把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发展中,解决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四个重大环境问题,把对九大高原湖泊的保护列为第一位。2007年2月,云南省又全面启动了“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着力解决影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其中包括继续加大以滇池为重点的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力度、采用最严格的措施保护饮用水源。根据滇池治理中长期规划,从2008年到2020年期间滇池治理投入将突破1000亿元。[3]  (2)洱海的治理。洱海作为我国西南

7、边陲一处地标性的高原湖泊、大理的主要旅游景点,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曾一度受到污染,十多年来,大理市实施了“六大工程”、“三退三还”工程等措施,直接排放入洱海的农村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得到了根本整治,流域内生活的人民真实感受到水质的明显好转。2007年,洱海水质总体保持在Ⅲ类,其中有4个月达到了Ⅱ类,2008年1~4月也达到了Ⅱ类。历经十余年的治理,洱海恢复了水清鱼美的风光。[4]  (3)抚仙湖与星云湖的治理。位于玉溪市中部的抚仙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深水湖,全蓄水量占全国淡水湖泊水资源量的9.16%,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蓄水量的72.8%。湖面最大水深158.9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