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融信用的缺失问题

浅析金融信用的缺失问题

ID:10396525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浅析金融信用的缺失问题  _第1页
浅析金融信用的缺失问题  _第2页
浅析金融信用的缺失问题  _第3页
浅析金融信用的缺失问题  _第4页
浅析金融信用的缺失问题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金融信用的缺失问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金融信用的缺失问题内容提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的存在和正常运转有赖于良好的社会信用。但近年来,金融环境中信用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企业和个人逃避债务蒙受直接经济损失约达1800亿元,信用经济成了“赖账经济”;因为三角债和现金交易,增加财务费用约2000亿元,三角债和多角债的大量存在直接阻碍了信用链条。有的地方政府从狭隘的地方利益考虑,在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过程中推波助澜,使得银行在债权债务诉讼中“胜诉率高、执行率低”。金融业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经济状况的集中反映点以及经济发展中矛盾和风险

2、的反映点。因此,金融信用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金融业的同时,也直接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快速和健康发展,重建金融信用环境,整治金融秩序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金融信用缺失的本质就是法律信用的缺失。本文拟从金融信用的概念入手,走出将金融信用等同于国家信用的误区,进而分析金融信用缺失的社会经济根源,并从强化和完善立法,加强金融信用规范的角度,对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信用体系提出建议:一是尽快建立包括信用记录、征集、调查、评价、中介等内容的完整、规范的金融信用法律主体框架。二是制定、修改、完善金融信用行为法。关键词:金融金

3、融信用缺少信用行为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的存在和正常运转有赖于良好的社会信用。但近年来,金融环境中信用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企业和个人逃避债务蒙受直接经济损失约达1800亿元,信用经济成了“赖账经济”;因为三角债和现金交易,增加财务费用约2000亿元,三角债和多角债的大量存在直接阻碍了信用链条。有的地方政府从狭隘的地方利益考虑,在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过程中推波助澜,使得银行在债权债务诉讼中“胜诉率高、执行率低”。金融业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经济状况的集中反映点以及经济发展中矛盾和风险的反映点。因

4、此,金融信用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金融业的同时,也直接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快速和健康发展,重建金融信用环境,整治金融秩序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金融信用缺失的本质就是法律信用的缺失。本文拟从金融信用的概念入手,走出将金融信用等同于国家信用的误区,进而分析金融信用缺失的社会经济根源,并从强化和完善立法,加强金融信用规范的角度,对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信用体系提出建议。一、金融信用的本质在西方,“信用”是一个纯经济学概念。它表示价值交换后产生的活动,主要体现为商业领域、金融领域和流通领域赊销、信贷等交易行为。简言之,即

5、是对借的偿还。金融业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从产生伊始,就和信用相伴相生。对于金融业而言,金融信用在金融业的资产中无可置疑的占有首要地位。正如一位银行家所言:“信用是银行的生存之本。”金融信用作为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方面是银行必须确保存款人自由取款,另一方面需要贷款人确保按时、如数还本付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如果贷款人都不对银行恪守信用,那么银行最终也无法对存款人恪守信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信用在本质上是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有机统一。银行实为经营货币的企业,其资产大多数是公众的财产。但常期以来无论金融业内部或外

6、部(政府、其他企业及公众)均缺乏对金融业的认识,常常将国家(政府)的信用取代金融业的信用,主要表现在:(1)在计划经济下,国家对经济起包揽作用,从而将金融信用包揽,银行是国家的,受政府指令运作,银行信用自然也就转化为对国家的信用。所谓三角债即国有企业及银行都认为债务所涉及的信用问题均不是自己造成的,也不是自己可以解决的,并不将其看成是自己极其重要的信用问题,因而债务难以清偿,这一直延续至今。(2)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并且通货膨胀也得到有效抑制,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国债偿还信誉好,因此国家作

7、为整体对内对外均具有良好的形象和信誉。因此,国内民众即使不了解国内银行的信用,也放心地将钱存入银行。这就是为什么四大国有银行在不良资产率高达20%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着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稳定增长。当然也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有关,其实大多数公众并不知晓什么是不良资产率,他们只知道银行是国家的,可以放心将钱存进去,国家不会不还给他们的。而国外企业及银行,即使对国内企业的信用了解不太清楚,也以中国国家信用为其信用的标准而提供信用货款。而且这种信用又具体落脚于代表国家的各级政府以及政府所属或支持的

8、企业。随着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已逐步退出市场,《商业银行法》规定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方向是建立具有独立主体资格的商业银行。因此,国家信用不再成为金融信用的主体。然而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打破了计划经济下高度集中统一的信用制度与体系的同时却一直没有建立起符合市场规范的金融信用体系,造成了金融市场上信用关系的严重扭曲和道德失范现象。银行业“惜贷”和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