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肿块的放射线表现论文

纵隔肿块的放射线表现论文

ID:10401150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纵隔肿块的放射线表现论文_第1页
纵隔肿块的放射线表现论文_第2页
纵隔肿块的放射线表现论文_第3页
纵隔肿块的放射线表现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纵隔肿块的放射线表现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纵隔肿块的放射线表现论文.freelRI,使胸部X线断层摄影逐渐减少,但在肺和纵隔的检查特别是肺门区.freelRIT1加权像(走状位):颈根部见稍低信号占位(M),并呈舌状突入前上缴隔脂肪间隙,下缘达主动脉弓顶,后缘达脊柱。影像诊断胸内甲状腺肿。临床提醒胸内甲状腺肿是一种先天变异,多位于前上纵隔气管的前方或侧方,透视下纵隔肿块随吞咽运动移动者多为颈部甲状腺肿的胸内延伸,此为重要鉴别点之一。正位X线胸片可见上纵隔影增宽。密度增高。CT检查为主要手段,通过连续层面的观察或CT三维重建,发现肿块与颈部甲状腺直接或间接相

2、连,诊断即可成立,诊断此病时需注意肿块与血管、气管的关系以及气管的受压情况等。MRI能清晰显示肿块全貌及与颈部甲状腺的关系,是重要的补充手段.本病要与胸腺瘤、畸胎类肿瘤鉴别。2.胸腺瘤图像特征X线正位胸片(后前位):左肺门区肿块,与纵隔成钝角,边缘清楚。X线右侧位胸片:肿块位于前上纵隔,成倒置锥形,贴于胸骨后。但内部结构显示不清。CT平扫:右前中纵隔见类圆形肿块,边缘光滑,密度均匀。CT平扫:左前中纵隔内占位,与左前胸壁及主动脉弓分界不清,提示呈侵袭性生长。MRIT1加权像:左前上纵隔不规则肿块,呈软组织信号,与大

3、血管分界不清,纵隔脂肪部分残存,其外缘呈分叶状,以上均提示侵袭性改变。影像诊断良性胸腺瘤;恶性胸腺瘤。临床提醒胸腺瘤患者可无症状,多在X线检查时发现。临床上有15%~50%的胸腺瘤患者常伴有重症肌无力、单纯性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胸腺瘤多位于前上纵隔,X线胸片主要表现为纵隔影增宽,但小的胸腺瘤X线检查不易发现。CT或MRI检查可明确诊断,其中包膜的完整与否是良、恶性胸腺瘤的主要鉴别点。良性胸腺瘤呈类圆形,包膜完整光滑,增强后病灶可均匀强化。恶性胸腺瘤呈侵袭性生长,边缘不规则,包膜不完整,侵犯胸膜可见胸膜结节及

4、胸腔、心包积液。少数病例可见钙化,但钙化对鉴别良恶性意义不大。另要注意良性胸腺瘤术后影像检查亦可见复发的情况。胸腺瘤主要与胸腺增生、淋巴瘤、畸胎瘤等鉴别。3.畸胎瘤图像特征X线正位胸片:(1)右前中纵隔心脏与大血管交界处见一巨大肿块,边缘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轻度分叶,边缘毛糙;(2)肿块内似见一高密度影。(1)右前中纵隔见一混杂密度肿块,其内分别见骨、脂肪及软组织等三种密度;(2)肿块后见部分肺不张。MRIT1加权像:(1)左前纵隔见混杂信号肿块,其内分别见脂肪、软驻织及液性信号成分;(2)左肺部分不张。MRIT2

5、加权像:(1)符合T1加权像所表达的信息。其内液性成分信号与左侧胸水信号一致。软组织成分呈中等信号;(2)肿块有明显低信号包膜。MRI脂肪抑制T2加权像:瘤体内脂肪成分的信号被抑制,呈低信号,进一步证实上述两种加权图像所表达的不同组织成分的信息。脂肪抑制像对于鉴别含脂肪及液性成分的畸胎瘤有重要意义。影像诊断纵隔畸胎瘤。临床提醒畸胎瘤和畸胎皮样囊肿统称为畸胎类肿瘤,常位于前纵隔,呈囊实性肿块。X线平片主要起定位和发现病变作用,但若发现脂肪和(或)骨样密度,常能作定性诊断。CT检查在肿瘤内出现脂肪和(或)骨样高密度为此

6、类肿瘤的特征。MRI对脂肪和液性成分的显示极具特征,但对钙化和骨成分的识别不及CT检查,故CT和MRI不仅能够判断肿瘤是实性还是囊性,还可发现肿瘤有无外侵、淋巴结有无肿大等恶性征象。少数畸胎瘤表现不典型,尤其位于中后纵隔者诊断较困难,应注意与纵隔内其他肿瘤鉴别。4.淋巴瘤图像特征X线正位胸片:(1)纵隔影明显增宽并向两侧肺野突出;(2)纵隔肿块与血管、心影分界不清,两侧边缘呈波浪状。(1)主动脉旁、主动脉窗内、腔静脉前后见多个淋巴结肿大,其密度均匀,并相互融合成团;(2)血管及纵隔正常脂肪间隙消失。此为恶性征象之一

7、。MRIT1加权像(冠状位):两侧中下纵隔胸椎旁见对称性的等信号肿块影,融合成团块状,信号均匀,边缘呈分叶状。影像诊断纵隔淋巴瘤。临床提醒纵隔淋巴瘤的X线主要表现为纵隔影增宽,两侧气管旁和肺门淋巴结肿大,胸部CT和MRI可显示纵隔内肿大的淋巴结影的形态、范围及内部结构等,根据临床病史一般能够确诊.但CT或MRI对淋巴瘤的检查应包括腹部,以了解腹部淋-巴结情况。淋巴瘤应与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结节病、纵隔原发肿瘤及淋巴结结核等疾病鉴别。5.支气管囊肿图像特征X线正位胸片:囊肿位于中纵隔、右主支气管旁,呈椭圆形,边缘光滑清

8、楚。X线断层胸片:为同一患者。囊肿位于隆突下,支气管隆突下分叉角度增大。CT平扫:右纵隔气管旁见一低密度影,CT值为8HU,提示为水样均匀性低密度改变,边缘光滑。此为囊肿的典型征象。MRIT2加权像:右后上纵隔见一囊状高信号,边缘光滑,其外后缘呈囊袋状改变,提示有一定的张力。影像诊断隆突下支气管囊肿;支气管囊肿。临床提醒支气管囊肿以气管旁和隆突下为最多见。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