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音乐 中国汉族民歌教案

高一音乐 中国汉族民歌教案

ID:10406431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高一音乐 中国汉族民歌教案_第1页
高一音乐 中国汉族民歌教案_第2页
高一音乐 中国汉族民歌教案_第3页
高一音乐 中国汉族民歌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一音乐 中国汉族民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汉族民歌教学内容: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教学目标:1.认真听赏本课的民歌,感受不同体裁、不同地域、不同风格汉族民歌的不同特点。2.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参加讨论,归纳和总结号子、山歌、小调这三种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探究汉族民歌色彩区的音乐特点。教学重点: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与色彩区。教学难点:区分汉族民歌体裁以及不同色彩区民歌的风格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黑板,多媒体,音像资料等。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启发诱导法、比较法、归纳总结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理念:我国民族音乐丰富多彩,汉

2、族民歌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让学生了解、喜爱汉族民歌,是每个音乐教师应该担负的责任。要改变现在学生只关注流行歌曲的现状,需要教师动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感受、体验汉族民歌的魅力。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教师的范唱,结合制作精美的课件,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设计多种新颖的体验活动,使他们逐步感受汉族民歌的美。在愉悦——乐趣——兴趣——情感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得到对民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满足和愉悦。教学过程:

3、教学环节及时间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4(10分钟)教学导入体验比较体验同学们,古希腊哲学家曾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各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多姿多彩的音乐,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哪一个民族人口分布最多?而且分布地区也极为广阔?(汉族)由于居住地域、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产生了许多不同风格的汉族民歌。今天我们就来走近汉族民歌。一、了解什么是民歌1.请欣赏音乐片段,判断哪几首是属于民歌。2.欣赏《大地飞歌》《绣荷包》童谣《天黑黑》《天黑黑》《绣荷包》―――民歌《大地飞歌》―――具有民

4、族风格的创作歌曲3.小结:民歌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幻灯片〉二.汉族民歌的分类(一)按题材内容分类(二)按体裁分类1.汉族民歌从体裁形式上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幻灯片〉2.欣赏三首歌曲片段,《小河淌水》《无锡景》《澧水船夫号子》,判断属于哪种体裁3.总结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音乐特点〈幻灯〉学生欣赏讨论作答听赏、体验讨论、交流感受民歌与具有民族风格的歌曲的不同,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理性思考,体现自主意识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理解能力,发挥其(15分钟)比较与探

5、究三、探究汉族民歌的色彩区1.对比欣赏欣赏教师演唱的《马桑树儿搭灯台》和电视剧《血色浪漫》中信天游视频片段2.问:同一种体裁的民歌风格为什么会不一样?3.探究汉族民歌色彩区形成的原因与地理环境、语言环境、早期文化、社会背景、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等等相关4.汉族民歌色彩区的划分〈幻灯片〉西北色彩区东北色彩区西南色彩区江浙色彩区湘色彩区客家民歌特区探究各色彩区的地理、文化、经济与当地民歌的联系〈幻灯片〉听赏、体验学生思考作答,教师补充分组讨论、交流并归纳艺术想像力,感受山歌歌词直白朴素、感情真挚的美提升学生理性思考的

6、能力师生互动理性思考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4(15分钟)体验四、听辨判断民歌的体裁与色彩区《月儿弯弯照几洲》(范唱)江苏小调《石工号子》四川号子《赶牲灵》陕北山歌《洗菜心》(范唱)湖南花鼓小调《打支山歌过横排》客家山歌《瞧情郎》辽宁小调《思情鬼歌》湖南醴陵学生听赏体验、交流学生作答扩充教材知识面,打开学生对民歌的想像空间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启发学生的艺术思维(5分钟)拓展小结五、拓展1.问:有人说民歌会消亡,你是怎样认为的?2.民歌在不同时代的流传方式不同,流传的地域也发生了变化,范围更广,演唱形式更加

7、多样化。3.欣赏不同风格的《茉莉花》A爵士版B黑鸭子演唱版六、小结(背景音乐长沙童谣《月亮巴巴》)当我们的民歌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唱响的时候,也印证了那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每一首流传至今的民歌,都是经过千人传、万人唱,并在即兴、口头的创作中更加完美,这是一种永远都不会结束的创作过程。发扬我们自己民族的音乐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我们应当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热爱自己的民歌。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去搜集和学唱更多的民歌。相信,经过我们的传唱,民歌会继续绽放她夺目的光彩!听赏、体验改版的民歌理性思考随着学生对民歌艺术鉴赏

8、力的提高,充分培养、发挥他们的艺术想像力,增强其主体意识,达到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理念与目标。教学反思:本课曾获株洲市2007年音乐学科“青年教师师徒结对教学比武”一等奖,反思本课,我觉得本课的较为成功之处在于:虽然本课以欣赏为主,但选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兴趣爱好,如导入选用的闽南语童谣《天黑黑》,歌手孙燕姿就唱过一首同名歌曲而且用到这首童谣中的唱段,学生都很熟悉,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