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评级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内部评级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ID:10412815

大小:2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6

内部评级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_第1页
内部评级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_第2页
内部评级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_第3页
内部评级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_第4页
内部评级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部评级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部评级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内部评级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部评级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部评级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部评级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编者按:举世瞩目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最终版本将于2004年底公布,并于2007年在成员国开始实施。作者最近在欧美等地考察发现,花旗、汇丰、德意志等大型国际银行都认为,实施内部评级法可以直接降低资本要求,提高资本充足率,并享受国际清算银行给予的资本优惠。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银行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预警和预控能力,使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趋于一致,从而保证银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本文围绕巴塞尔协议的最新要求,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特点,探讨了内部评级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范围、运作方式与技术要点,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6、巴塞尔委员会高度重视内部评级法(IRB)在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中的作用,并将采取措施鼓励有条件的银行建立和应用内部评级系统及配套制度。当前,内部评级法作为新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正在成为全球银行业开展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本文将围绕巴塞尔协议的最新要求,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特点,探讨内部评级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范围、运作方式与技术要点,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新资本协议与内部评级体系内部评级体系是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工具,包括内部评级系统和内部评级体制,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信用风险管理的软硬件平台。新资本协议规定,具备并应用

7、内部评级体系的银行有资格向本国监管当局申请实施IRB法进行资本监管。监管部门应对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实行经常性检查,以保证其符合巴塞尔协议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内部评级系统的有效性。内部系统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保证内部评级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评级系统应包括模型建立、数据收集、风险分析、损失量测算、数据存储、返回检验等全部过程。同时,银行应具备一套客观和统一的评级标准,并证明该标准涵盖了所有与借款人风险相关的因素。第二,内部评级应基于两维评级体系。一维是客户风险评级,以违约概率(PD)为核心变量;另外一维反映债项风险评

8、级,通过债项自身特征反映预期损失程度,以违约损失率(LGD)为核心变量。第三,实现风险级别的细分。银行对正常类贷款的客户至少要划分为6-9个等级,不良贷款客户至少要划分为两个等级。对于每一等级客户,都要单独测算其基本风险指标,这不仅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