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应用考前复习资料精装版

天然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应用考前复习资料精装版

ID:10419379

大小:42.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天然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应用考前复习资料精装版_第1页
天然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应用考前复习资料精装版_第2页
天然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应用考前复习资料精装版_第3页
天然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应用考前复习资料精装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天然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应用考前复习资料精装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高达几千到几百万,有许多相同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形成的化合物。分类: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无机高分子化合物)和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天然橡胶、多糖类、核酸、蛋白质、石棉)2.高分子材料:由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黏剂和高分子复合材料。按来源分类:天然高分子材料(纤维、淀粉、天然橡胶)、半合成高分子材料( 硝化纤维、粘胶纤维)、合成高分子材料(有机玻璃、涤纶,尼龙)3.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材料的来源:动物、植物、微生物4.天然高分子改性途径和方法:天然高分子的溶解和熔融、衍生化改性、接枝共聚、物理

2、共混、互穿聚合物网络5.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特点:A.优点: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绿色清洁,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和可再生性 B.缺点:一般天然高分子加工性能差,难以通过常用塑料的加工方法成型;力学性能、耐环境性能等存在缺陷,应用范围较窄。6.热分析技术特点:应用广泛,技术方法多样,动态条件下快速研究物质热特性的有效性7.三大热分析法区别: 热重分析法(TG):样品质量变化对温度的关系  差热分析法(DTA):样品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对温度的关系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样品和参比物之间的热流量差对温度的关系8.红外光谱的定义: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吸收其中一些频率的辐射,

3、分子振动或者转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使振-转能级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而形成的分子吸收光谱称为红外光谱(IR).波长:0.8~1000um   频率:12500~10cm-19.红外光谱特点:A.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可以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 B.应用广泛(固体、液体、气体)C.常规红外光谱仪结构简单、价格不贵  D.样品量少,可达微克量级  E.主要用于定性分析,也可用于定量分析10.红外光谱仪分类:色散型(光源、样品室,单色器、检测器、记录显示装置)、干涉型(光源、迈克尔逊干涉器、样品室、检测器、计算机)11.干涉型红外光谱仪的特点: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精度大、灵敏度高、研究范围

4、广  原理:光源――干涉仪――样品――样品吸收特征波数的能量--检测器检测到干涉光强度,得到干涉图――计算机将干涉图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红外吸收光谱图12.衍射:衍射也叫绕射,光遇到障碍物或小孔后,偏离直线传播,且强度随位置变化,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的现象。产生条件:当障碍物的线度与波长有相同的数量级时,即会出现衍射现象。实质:大量原子散射波相互干涉的结果。13.X-ray特点:高能光子能穿透一定厚度的物质,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照相乳胶感光、气体电离 性质:不可见穿透力强在电磁波中不偏转普通光栅不能使之发生衍射  应用:物相分析,结晶度测量,晶粒尺寸测量14.布拉格方程:R=

5、2dsinƟ=nƛ 即干涉加强的条件:晶体中任意两相邻原子面上的原子散射波在原子面上反射方向的光程差是波长的整倍  应用:结构分析,光谱学15.显微技术:透射电镜(放大倍数高、分辨率高,由电子光学系统、电源与控制系统、真空系统组成)、扫描电镜(也叫扫描电子显微镜,放大倍率高、分辨率高景深大、保真度好、样品制备简单,由真空系统、电子束系统、成像系统组成)、原子力显微镜(原子级的高分辨率、提供真正的三维表面图、观察活的生命样本、成像范围小速度慢、针尖易磨损且无法修复、易受污染切难清洗,由力检部分、位置检测部分、反馈系统组成)纤维素材料部分:1.纤维素的溶剂:衍生化溶剂、非衍生化溶剂(

6、水相体系、非水相体系)2.纤维素的溶解方式有:直接物理溶解、部分衍生化溶解3.衍生化溶剂:在溶解过程中与纤维素反应生成部分取代的反应中间体的溶剂(二甲亚砜/多聚甲醛体系、NaoH/CS2)4.非衍生化溶剂:与纤维素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溶剂5.再生纤维素纤维:用纤维素为原料制成的结构为纤维素II的再生纤维。具有独特的光泽、良好的悬垂感、天然透气性、抗静电性的特点6.再生纤维素的制备方法:黏胶法、铜氨法、新型溶剂法7.纤维素衍生物:是指纤维素分子链中的羟基集团部分或者全部被酯化或者醚化而形成的一系列化合物,主要分为纤维素酯和纤维素醚两类。8.举例说明纤维素醚的制备过程:羧甲基纤维素(CM

7、C)的制备:纤维素和碱生成碱纤维素的碱化反应:碱纤维素和一氯乙酸的醚化反应:9.纤维素改性方法:衍生化改性、物理共混改性、纤维素的接枝共聚和交联等化学改性10.纤维素改性途径:纤维素酯化、醚化、共混改性、复合改性、接枝共聚、交联改性11.纤维素改性材料在造纸行业的应用:A.羧甲基纤维素(cmc)用于高档纸张的表面施胶,作为纸质的改良剂,使纸张具有高致密性,良好的抗墨水渗透性,提高纸张强度和柔韧性。B.部分纤维素的接枝共聚物可作为造纸木浆的水凝胶剂和超吸水剂 C.交联反应可改变纤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