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老龄化问题

探究中国老龄化问题

ID:10420233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6

探究中国老龄化问题_第1页
探究中国老龄化问题_第2页
资源描述:

《探究中国老龄化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中国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是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人口年铃结构老化现象。这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是必然现象,但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其他国家比起来有明显的“催生”痕迹之特性,其挑战是十分严峻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通常国际上认为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产生的实质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生育意愿降低导致生育率持续下降,使得老龄人口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从而发生老龄化。目前世界上步入老龄化的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2、发展中国家步入老龄化的非常罕见,而我国就是一个特例,并且我国的老龄化具有“来得早,进展快”的特点。虽然说老龄化的出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象征,但我认为我国的老龄化出现和发展非常不正常,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病态。在如此严峻的形式下,我们只有了解其产生原因,才能从根本更好的解决他。参考相关资料和我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死亡率降低,平均预期寿命增加。建国后消除了战争对人口死亡的影响。政府采取措施减少或根除了饥荒、疾病、溺婴、社会剥削等因素,基本上控制造成人口大批死亡的霍乱、天花、疟疾,还着手完

3、善和提高了医疗、卫生设施和保健服务水平。哈尔滨市人口的平均死亡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10.6‰,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的5.2‰。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1990年的69.82岁。人口平均出生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42.2‰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的13.9‰,1998年下降到9.72‰。2000年以来进一步下降到9.0‰以下,自然增长率更降至5.0‰左右。人口再生产模式完成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在平均寿命延长的初期,最大的受益者是婴儿和儿童

4、。婴儿死亡率从解放前的200%左右急剧下降到两位数,这就使得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绝大部分婴儿有更为良好的生存机会活到老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国男女平均寿命分别为71岁及74岁。第二,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高生育率的影响。建国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一五”时期,全市大规模经济建设,迁人大量青壮年人口,这包括外省市的人口,也包括县城和大量农民等寻求生存的人,这是导致20世纪50年代人口机械增长的原因之一。在此之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过去在战争时期受到抑制的生育

5、率产生反弹,与全球这时期的“婴儿热”一样,结婚生育出现高潮,哈尔滨市人口出生率处于40‰以上的高水平,死亡率在10‰以下,自然增长率保持在30%o以上的高水平。当时每对夫妇平均生育子女数一度超过七个,这些人口群体绝大部分在20世纪90年代步入老龄人口行列,从而增加了老年人口比例。第三,“文革”期间人口生育的无政府状态。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负责计划生育的机构取消了,人口生育又处于无计划、无控制状态,在此期间出生率基本处于30%以上的较高水平。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到10‰以下的低水平,而自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

6、20‰的较高水平。这期间出生的人口数量极大,到目前其年龄结构基本在40—50岁左右,为哈尔滨市今后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的步伐打下了深深的伏笔。第二,“文革”后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1973年哈尔滨市恢复了计划生育组织机构,群众对计划生育有了新的认识,哈尔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于1979年首次降至8.9‰,受人口惯性作用的影响,出生率始终在20‰左右,死亡率保持在5‰左右的低水平,自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0‰以下。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哈尔滨市人口出

7、生率保持稳步下降,1991--1999年人口出生率在9‰~12‰之间。2000年以来,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到9‰以下,自然增长率更降至5‰以下,人口再生产模式完成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如何才能一直老龄化问题的扩大化呢?我的建议如下,首先,尽早建立和健全养老保险制度。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在于:建立完善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参保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提供适当水平的基本生活保障;它是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有利于改善居民对改革的心理预期,增加即期消费,

8、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需要。其次,建立全覆盖的老年医疗健康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健康老龄化。要建立全覆盖的老年医疗保险制度。与总人口相比,现阶段的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利用率的特点。因此,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保险,满足他们的基本医疗需求,使老年人及其家庭不致因为疾病导致个人及家庭经济危机。另一方面,要注意面向社会、家庭和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努力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求。在农村要探索多种形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