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因素分析

ID:10420515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因素分析  _第1页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因素分析  _第2页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因素分析  _第3页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因素分析  _第4页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因素分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因素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因素分析  摘要: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为了深入研究我国粮食发展规律,摸清各种因素作用于粮食生产的机理,文章对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各项因素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粮食生产;波动;综述    一、引言    我国人均耕地较少,粮食生产后备资源有限,粮食生产条件不够优越,经济实力有限,扩大粮食生产能力的边际成本递增迅速,这些客观条件决定了超前的发展粮食生产代价高昂。  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基数过大,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粮食安全问题又特别突出,解决“吃饭”问题又必须立足于国内,为了满足人

2、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粮食生产必须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实质上是国内需求拉动型,是由人口增长、居民购买力增长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决定的,粮食总产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呈现向上的递增趋势。同时,粮食经济运行体制的变更、相关政策的变化、价格的变动等,必然给粮食生产的发展打上相应的“烙印”;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科学研究、相关新技术的发明与推广,经常出现阵发性的冲击,这些冲击也必然在粮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即作为经济再生产过程又作为自然再生产过程的粮食生产活动,虽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

3、增强,但灾害性天气的出现仍会给粮食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因此,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实际历程充满了波动和曲折。  为了深入研究我国粮食发展规律,摸清各种原因作用于粮食生产的机理,很有必要分解并识别我国粮食产量的基本变化趋势以及各种相关类型的波动。笔者就影响粮食生产波动的因素进行归纳综述,将其归纳为以粮食政策、粮食价格和自然灾害主要的影响因素,同时存在其它若干辅助次要影响因素。    二、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因素    粮食生产增长不是一个稳定的变化过程,我们将粮食生产过程中这种年际间起伏变动定义为粮食生产波动。从上述概

4、念中可以知道,在不同时期,由于不同的影响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也会不同。    (一)粮食政策  我国粮食生产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是国家的政策。可以这样认为,粮食产量是宏观决策实施的具体反映,宏观决策又来自于对粮食形势的基本判断,当宏观管理部门对粮食供给情况判断发生变化时,总有相应的宏观政策出台,并调控粮食生产。因此,要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还得从解决政策制定的指导思想入手。  就过去我国粮食的波动周期看,政策因素对我国粮食波动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孙鹤、施锡铨(2000)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建国初期进行土地改革

5、,没收地主土地分给穷苦农民耕种,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粮食产量迅速提高,造成了1949年—1958年的第一次周期变化;第二次周期内(1977年至今),前期的快速上升基本上是由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建立和推广并配之以粮食收购价格的大幅提高而推动的。范建刚(2006)提出政策不能限于粮食政策或农业政策本身,而必须超出这种限度,通过对城市、农村非农业调控与农业调控的协调来保障农村非农业产业,非粮产业,城市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资金、土地的抽取等不超过粮食生产发展所需要的限度,由此防止要素过度减少对粮食生产造成短期不利

6、影响。因此,政策影响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不容忽视。  粮食政策之所以能较大幅度的影响粮食波动,其中一个最主要因素就是,国家颁布的这些政策能够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国内粮食生产主要来源于农民的种植。农民种植粮食的意愿是粮食生产过程中最大的影响因素,只有让农民积极的投入到粮食生产中去,才有了其他影响因素的可能性。    (二)粮食价格  粮食的价格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是紧接粮食政策因素之后影响粮食生产的直接因素,它是关系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户切身利益的因素。孙海清和王波(1999年)提出,在现实的经济体制、政策和资源条件下

7、,农户收入已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农户收入和粮食生产之间存在着市场本身不能解决的冲突束缚,制约了粮食生产与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理想的市场状态是供求均衡状态,供求均衡是指供求相等、价格稳定、市场出清的状态。我国有两亿多农户从事粮食生产,生产同种产品的农户数量极多,同种产品在效用上又无较大差别,这使我国粮食供求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在这种市场条件下,单个农户供给数量的增减不影响市场总供给,也影响不了市场价格,因此,单个农户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只能根据市场价格调整自己的产量,而不能通过供给的

8、变动去影响市场价格。由于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因此,当年的粮食供求平衡状况首先引起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粮食市场的这种变化又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行为和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继而决定来年粮食产量波动。  实质上,对农民而言,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是种粮与其它可行经济活动的比较收益。也就是说,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外部冲击变量不仅包括粮食本身价格,而且也包括粮食生产投入品价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