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专题十四 诗词鉴赏

中考语文: 专题十四 诗词鉴赏

ID:10428299

大小:1.14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06

中考语文: 专题十四  诗词鉴赏_第1页
中考语文: 专题十四  诗词鉴赏_第2页
中考语文: 专题十四  诗词鉴赏_第3页
中考语文: 专题十四  诗词鉴赏_第4页
中考语文: 专题十四  诗词鉴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 专题十四 诗词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十四诗词鉴赏1.(2016·临沂)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0题。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10.⑴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迷”字用的巧妙,请加以赏析。⑵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⑴迷,迷路,暗含“迷恋”之意,逼真地表现出诗人独自行走山间欣赏美景的陶醉。⑵表达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之情及置身其中的喜悦、闲适的心境。2.(2016·福州)阅读下面宋词,完成7-8题。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

2、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7.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3分)【答案】7.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8.月亮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参考译文: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

3、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人间哪里比得上?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解析】第7题考查句意理解、赏析,解答时明确全诗的每一句话的意思。诗词中由出尘之思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的诗句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第8题考查诗中重点词和重点语句的理解,解答时只要回顾所学即可。“婵娟”指的是月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

4、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3.(2016·成都A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①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注】①窅(yǎo)然:远去的样子。1.面对“何意栖碧山”的问题,诗人的回答是什么?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答案】诗人的回答是笑而不答。“笑而不答”,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读者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当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的时候,诗人觉得此处别有天地,如仙境一般。此时的心情是很安适恬淡的,神态悠然自得身处幽居碧山,心里一片轻松坦然,对于诗人来说

5、,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蕴含的感情相似?请简要分析。A.无可奈何花落去B.风住尘香花已尽C.簌簌衣中落枣花【答案】C【解析】“簌簌衣中落枣花”与“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蕴含的感情相似。“桃花流水窅然去”这句诗描绘了当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诗人把它当作一种令人神往的美,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之美,表达的是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簌簌衣中落枣花”句,枣花纷纷飘舞,飞落在词人的衣襟之上,词人甚至听到了它们飘落之时的簌簌声,细小轻微的枣花轻轻飘落的声音,词人都能听到,足见词人此时的安适与陶醉,对乡

6、村生活的向往喜爱。4.(2016·淄博)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D.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答案】D【解析】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

7、。“破”字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深”字写出了荒无人迹的凄凉。这两句营造了荒凉凄惨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A选项正确;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拟人手法,移情于景,借花鸟表达了作者感时伤世的感情。B选项正确;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出诗人满头白发,愁苦不堪的形象,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感时伤怀,忧国思家之情。C正确;D.这首《春望》围绕“望”字展开,通过描写战乱后长安城破败荒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D错误。故选。 5.(2016·潍坊)阅读下面的唐诗,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